国家体育总局

  新华网黑龙江亚布力1月22日奥运专电(记者叶锋王昊飞)“我们是‘穷地方’搞‘富项目’!”本届全国冬运会上,一些雪上项目的教练屡次向记者如此感叹。一句话,道出了雪上项目的尴尬处境:一边是训练成本日益增高,一边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雪上项目出路何在?

  记者在亚布力滑雪场看到,这里的索道、缆车、雪具等设施、设备几乎是清一色进口。滑雪运动能在北半球中纬度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并保持很高的竞技水平,既得益于当地的气候,也由于这一带集中了全球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为雪上运动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虽然近年来中国冒出的韩晓鹏、李妮娜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并不能“一俊遮百丑”,雪上项目的深层次危机依然存在。

  在亚布力滑雪场,记者发现,有些运动员的月工资不到1000元,他们使用的一块专业滑雪板却高达一两万元,是他们工资的十多倍。比赛完毕,运动员们顾不上休息,首先为自己的滑雪板细细打蜡、保养,“万一损坏,配一个小零件就要花一个月饭钱呢”。

  除了总体投入不足之外,雪上项目的经费还在小范围内面临流失。比如,一些地方将体工大队和当地体育运动学校合并,客观上是为了形成更完善的运动员培养体系,但短期内,上级部门下拨一线队伍的训练经费却会被部分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这使本就捉襟见肘的训练、比赛“雪上加霜”。

  沈阳体育学院竞技体校的一位教练还道出了一个“怪圈”:现在训练经费的来源由过去的国家体育总局直接下拨改为地方体育管理部门的财政拨款,而地方部门大多要求队伍拿奖牌、出成绩才会加大投入,可是不增加投入、改善条件,又哪来的成绩呢?

  记者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获悉,自2007年起,国家体育总局设立了扶持地方后备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当年共向哈尔滨、长春等地方队拨付600万元,并规定这些资金只能用于修缮场馆、购买设备及培养人才,这一举措在基层引起强烈反响。“在夏、冬两类项目上,各级政府不能偏废,而应该通过政策导向,加大对雪上项目的投入,”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说。

  同时,更多地方雪上项目正努力“自救”。比如,近年来,长春市与瑞典方面签订协议,将瑞典瓦萨国际越野滑雪节引入长春。目前,“中国瓦萨”已连续成功举办了6届,仅2008年举办期间,长春市便与以色列投资集团亚太有限公司等16个企业签订了总金额达216.8亿元的项目合同,由此而来的经济收益将为地方雪上项目注入活力。

  沈阳体育学院的一位教练还认为,近年来国内雪上运动日益红火,国外运动设备生产商急欲通过赞助专业队的方式打开国内大众市场。各地方队应多多寻求国外厂商的冠名、赞助,政府部门也应为此创造条件。据介绍,近年来,抚顺、长春等单板滑雪队就获得了一家美国滑雪板企业的赞助,每年可免费得到专业的单板,既保证了训练需要,也大大减轻了运动队的经济负担。

延伸阅读:

上一篇:2021年卫生资格考试题库:主管护师模拟题每日一练(2月2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