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公众的心理健康,不仅关乎个人生活质量,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柯桥区将开展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健康宣传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等“五进”活动。为配合活动,本报健康版从本期起选登心理健康知识。选登结束时,卫生部门将开展有奖知识竞赛,敬请关注。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
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当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产生疾病时,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健康的身体使人精力充沛、行动迅速、思路清晰、心胸宽广、情绪良好;健康的心理反过来能使人体分泌更多有益的激素,提高免疫力,同时正确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正确指导身体锻炼,自觉调整作息时间,使身体各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的独立建议,有判断是非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