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大纲_教学计划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适用于中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课程标准 尊重版权 谢谢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心理健康 1.前言: 1.1 课程性质: 本课程以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在本课程的 学习中,既是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掌握心理健康保健常识,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过程;又是 他们不断开发自我潜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并致力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良 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为其他专业课学习的基础,由此心理 健康课程在我校基础教育中的独特地位。 1.2 设计思路: ①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性 心理健康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是治疗和矫正,而是预防和发展,因此 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正常学生,而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治疗。因此,我校所有在校 生均需要学习本课程,同时,本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校适 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策略问题、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生涯发展与规 划问题等。所以,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点:自信教育、情绪管理、压力舒缓、生命 教育、人际交往等。共分成两个学期,一个学期十课时,每周一课时。 ②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的 辅导,增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在课程目标设计 上,以整体目标为核心,设计菜单式的心理健康课程,各班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 修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③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分享 本课程倡导活动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 分享等方式,促进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在课程中,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学生在活 动中的体验,并能在同伴之间相互反馈和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④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注重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等能力的发展。 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设计的思路是:采用主题系列单元活 动设计的方式来统筹教材内容,以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课程以贴近 学生心理发展和实际经验的主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每个主题下各有几个单元活动围 绕这个主题内容展开,由浅入深,逐步落实。 2.课程目标 2.1 知识目标: ? ? ? ? ? ? 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 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 了解青少年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 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心理调适及心理发展技能; 掌握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 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发展规划技能等。 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 了解自身的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 观评价; 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 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2.2 技能目标: 2.3 素质目标: ? ? ? ? 3.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第一阶段 序 号 1 学习任务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1.了解青少年阶段自 身心理发展的特点; 2.掌握心理健康的标 准,并能对自身心理 状况作出简单评估。 对应职业能力 心理素质 沟通能力 参考 学时 1 1.1 走进心理学 1. 认识心理活动的 特点和实质; 2. 提高对心理健康 活动课的认识; 3. 了解心理健康的 课程形式及意义。 2 1.2 走进心理咨 1.了解心理咨询, 消 1.了解心理咨询与辅 询 除对心理咨询猜疑 导的对象、内容和重 与恐惧; 要性; 2. 树立正确的心理 2. 学生能了解心里有 咨询观念以及自助 困惑时可以寻求的帮 求助的意识。 助的资源和途径; 3.学会多渠道去解决 自己的心理障碍。 心理素质 抗压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 1 3 2.1 悦纳自我— 1. 树立积极的自我 1.培养悦纳自己的能 正确认识自我 观念, 欣然地接受自 力, 并学会悦纳自己; 己、喜欢自己; 2.学会客观地对待自 心理素质 自我认知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 1 2. 了 解 “ 认 识 自 己、 欣赏自己的优点、 我”的重要性; 接受自己的不足; 3. 知 道 “ 认 识 自 3.学会整合他人评价 我”的方法 与自我评价。使得, 使自知的我和他人所 知的我更为一致。 2.2 超越自卑— 1. 充分认识和发挥 1.培养自信的心理品 质,努力克服存在的 相信自我 自身的潜能; 自卑心理; 2. 知道自信与自负 的区别; 2.增强分析和处理自 3. 认识自卑的产生 身成长中遇到的矛盾 原因。 和问题的能力; 3 .学会如何树立自 信,超越自卑。 3 调节心灵晴雨 1.认识何为情绪; 1.学习如何察觉自己 表 2. 学会区分良积极 和他人的情绪; 情绪与消极情绪; 2. 认识到从不同角度 3. 认识情绪与健康 看问题可以引起不同 的关系; 的情绪反应; 4.了解调节情绪的 方法。 6 4 .团队合作— 团队沟通与责 任 3. 在实际生活中学习 调节自己的情绪。 增强学生之间的人际 信任;提高学生的团 体合作意识和能力;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 能力。 机动 模块考试(基础理论知识) 合计 第二阶段 序 号 1 学习任务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1. 提高人际交往能 力, 并主动运在日常 交往中; 2. 学会处理各项人 际冲突和人际交往; 3. 掌握找出自己在 对应职业能力 个人责任感 自我反思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 参考 学时 1 4 心理素质 问题分析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1 5 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识别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 2 个人责任感 团队协作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 2 7 8 9 1 1 10 5 . 1 学会交往 1. 学会人际交往的 — 让 心 的 距 离 多种方式; 更近 2. 了解人际交往原 则; 3. 了解自己在人际 交往中的优缺点, 扬 长补短。 与人交往中存在的 问题和原因的能力, 做出提高自我人际 交往能力点计划书。 2 5 . 2 学会合作 1. 了解合作的必要 —智慧加法 性; 2.掌握合作方法; 3. 认识合作与竞争 的相互关系。 1. 掌握与他人合作 的能力, 在日常学习 和工作中学会合作 学习; 2.学会如何在竞争 中合作。 心理素质 合作意识 竞争意识 人际沟通能力 1 3 5.3 像雾像雨又 1. 学会正确看待早 1. 掌握青春期异性 像风 —什么是 恋; 2.认识到与异性 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爱情? 健康交往的重要性; 3. 领悟男女生交往 的必然性与恰当方 式; 4. 树立健康的异性 交往观念。 2.学会以健康、理 性的态度面对异性 交往。 3. 能够正确处理早 恋问题。 心理素质 自我认知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2 4 6 . 1 学会生活 1.正确认识网络, 整 —e 时代的幸福 合虚拟人格和现实 生活 人格; 2.找到在网络中获 得快乐的正确途径 与方法。 5 1. 学会正确运用网 络, 防止一些网上陋 习的出现; 2、远离网络暴力, 建立正确的网络观。 3.掌握整合虚拟人 格和现实人格的能 力,达到人格的和 谐。 4.学会文明上网, 远离网络暴力。 7.1 我的未来不 1. 认识树立远大理 1.使学生意识到通 过自己的努力可以 是 梦 — 树 立 理 想的重要意义; 把梦想转变为现实; 想 2. 正确树立远大理 想,坚定理想和信 2.掌握制定人生目 念。 标的重要意义和具 3. 学会体验内心真 体办法,通过具体 实的需求, 重新点燃 的练习学会制定目 标和计划。 追求理想和愿望的 热情和活力; 4. 理解实现梦想的 可能性与可行性。 心理素质 问题分析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 1 乐观心态 思想素质 1 6 7.2 塑 造 坚 强 1. 明白挫折的影响 1. 培养自身战胜挫 直面挫折 具有两重性; 折的决心, 养成勇于 2. 领悟战胜挫折的 线. 学会调节面对挫 折的心态的方法。 克服困难和开拓进 取的优良品质。 2. 掌握战胜挫折的 方法, 并在实际中运 用。 1. 学会正确处理与 父母之间的关系; 2. 认识到感恩的重 要性,学会感恩父 母。 抗压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 1 7 7.3 珍 惜 生 命 1. 了解对感恩的的 学会感恩 含义。 2. 唤醒学生对父母 的感恩。 3. 学习如何感恩父 母、感谢生命。 思想素质 心理素质 1 8 9 10 4.实施建议 4.1 教材编写 机动 模块考试(基础理论知识) 合计 1 1 10 本课程教材选用《放飞心灵-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清华大学出版社 彭跃红、王浩宇编 著,作为辅佐教材。 4.2 教学建议 ①充分体现课程形式的多样性 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可开设心理常识课, 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专题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 健康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②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中,应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努力激发起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使每个学生都想说话,让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的活动来 宣泄感情,发表见解、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③在设计课堂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要或已经出现的问题调整课程内容,给 学生提供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提高学生的 社会适应性,以更好发挥潜能和发展自我。 ④使用“活动体验型”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换位思考、中心发言等方式,引 导学生对自己及他人的感知,并从中得到学习、支持、鼓励,从而促进成长。 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研究和课题研究 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结合心理咨询室的案例的同时,还 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 相互渗透,才能真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4.3 教学评价 本课程为考查课,按照《QC-0717-41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执行。 4.4 资源利用 ①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在学校中进行心理健康活动所遇到的所有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 的重要资源,他们的事例可以用作辅助。 ②除此之外,还包括 图书(包括教材及教辅) 、报刊、图片、地图、图表等文本资源。 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 ③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本课程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 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延伸阅读:

上一篇: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