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应围绕论文的主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或引用个人研究成果,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实践,得出相关结论,并将这一研究过程和结论以文字、图表等方式组织到论文之中,形成完整的论文内容。

  2、论文内容应做到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叙述流畅、结构严谨,理论联系实际。

  3、论文字数要求:1000-2000字左右,如果少于1000字,要酌情扣分。

  4、格式与规范:应包括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等要素,文面符合表述规范。论文一律采用4号宋体。

  5、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使用宋体二号字。题目正下方为作者及年级、专业、学号,使用黑体小三号字。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单倍行距打印。如:

  第一级数码后用顿号 ,第三级数码后用圆点,第二和第四级数码后不加任何符号。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戴可获得地址,发表日期/引用日期

  [2]陆培廉,顾学萁,杨士兴,等.我国防制矽肺工作的经验[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8,24(2):117.。

  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曾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与内涵,从不同角度进行过多方面的阐述与探索。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依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可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

  一、健康的智力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的综合智力发育正常与否是衡量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正常的智力是小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如果一个小学生的智力明显低于同龄人的水平,则属于智力发育不正常,一般认为智商在90——110之间为中等,在110——120之间为偏上,在120——130以上者为天才。相反,当智商在80——90之间为偏下,在80以下为弱智。通常我们会把智商在90以上者都看成是正常。在学习及日常生活中,小学生表现得聪颖,敏捷,富有想象力等。衡量小学生的智力和认知能力,关键在于看其能否正常发挥出效能。主要标准为: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对新问题,新事物有兴趣和探索精神,表现出能动性;智力各因素在活动中能够有机结合,积极协调,正常地发挥作用。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力的情绪变化。所谓合理的情绪变化是指,当有了喜事时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时产生悲哀的情绪。当然,情绪健康的内容主要有: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使自身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情绪反应适度,有适当的引发原因,反应强度与引发情境相符合;能有效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质,量,度,使其能在适当时间、场合恰如其分地表达,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

  人的行为反应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反应敏捷,有的反应迟缓。但是,这种差异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不正常了。反应敏捷并非反应过敏,反应迟缓并不等于无反应。对事物的反应强度应视事物的作用的大小而定。反应异常敏

  感或异常迟钝都属于不健康的表现。对外界事物毫无反应,这是患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对重大刺激无动于衷,反应微弱也是不正常的现象;而对任何事物都反应强烈,一点小事就大惊小怪,心惊肉跳,稍有意外就惶惶不可终日,偶遇挫折就无法忍受等,都是心理反应不良的表现。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们在互相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个体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离不开群体背景,受认识倾向调节,并且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具备健康心理的小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

  (1)善于理解、尊重、信任和帮助他人,以真诚、谦让的态度发展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广泛的一般朋友,又有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

  (2)在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个性;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

  (3)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护和发展自己。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应具有与自己年龄特征相符的心理和行为。如果心理和行为经常偏离自己所属的年龄特征,如老气横秋、老态龙钟或天真撒娇,一会哭一会儿笑,都是不正常的。

  一个健康的小学生通常喜欢上学,觉得学习是意见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轻松;对学习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较高。

  [1]王佳绵[M].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正确的人生态度来源于正确的认识,正确的世界观。抱有正确人生态度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即有远大的理想,又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会变革时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头脑清楚,眼界开阔,立场坚定,即不保守,也不冒进……总之,正确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比较客观、稳妥,与时代共同进步,心态始终保持健康水平。

  满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都比较满意,没有心理障碍。满意的心境来源于正确的认识,由于他们能一分为二地论人论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悦纳他人。他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外貌、德才学识有正确的分析。他们在别人的议论包围中既不会被赞扬、歌颂冲昏头脑,又不会因批评、责备而烦恼,因为他们对自己心中有数,能从别人的议论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他们不自骄自傲,也不自轻自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会淹没在别人的议论中无所适从,他们总是处于一种独立自主的状态。他们对别人也有一种客观的、全面的评价,不会忽冷忽热,不会苛刻地要求别人。对工作、生活、学习也有正确的标准,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急功近利,因而心境总是满意的、愉快的。

  乐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信任和友爱。这是因为他们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因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与人为善的人能够与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协调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际关系和谐,心情当然就比较舒畅,心理会处于健康状态中。

  统一的人格良好的个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保持统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热情而不轻浮,坚韧而不固执,礼貌而不虚伪,灵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鲁莽,既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又不顽固执拗,始终保持坚强的意志,诚实、正直的作风,谦虚、开朗的性格。

  充分的理智人与动物区别在于有理智。健康心理必须有自我控制能力,有适度的情绪,不过悲、过喜、过忧、过怒。要用积极的情绪战胜消极情绪,不使消极情绪、过激情绪维护较长的时间。要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而不低下猥琐、泪丧悲观的情绪,更不会反复无常。

  (1)智力标准。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用IQ值来表示。智商≥90为正常,上不封顶,<70为智力落后。智力不正常的人心理不可能健康,但是IQ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成就,IQ高也不能保证心理健康。因此,IQ高的人不要幸灾乐祸。

  (2)情绪标准。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情绪稳定,而且还得心情愉快才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且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还要与情绪反应的程度相适宜。

  (3)意志标准:是指人自觉地确定活动目标,支配自己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成功做任何事情的阶梯,如果做事过于优柔寡断、徘徊不前、思前想后,或不计后果、草率等都是意志不健康的表现。

  (4)社会适应标准: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①具有较好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②能建立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既治病也致病,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之必须;③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如作出决定、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情绪控制、心理换位、人际沟通等能力。

  (5)“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基本相符。研究证明,不能有效地面对现实、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要面对现实、把握现实,主动适应现实。

  (6)心理活动特点应符合年龄、性别特点。人的一生要经历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该年龄阶段的特点。

  (7)注意力集中度。注意力是一切活动取得成功的心理保证。如果一个人缺乏注意集中和保持稳定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完成有目的的活动,如儿童多动症,成人的焦虑抑郁症等都会存在注意力问题。一般5~7岁可连续注意时间约为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为30分钟,甚至更多。

  (8)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健康人格就是宽容、悦纳、善待他人,不斤斤计较、怨天尤人、百般挑剔,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评价自我。即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0)在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法规的情况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能作恰当的满足。

  中等职业学校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心理健康》课,此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一言以蔽之,使学生能够“积极适应、主动发展”。积极适应,即学生面对学习、生活、成长和求职就业中的各种变化和困难,能够表现出与这些变化及身体发育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主动发展,这是在积极适应层面上所提出的更高的目标,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使其逐步形成自我反思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

  是指帮助学生开发认知能力,积极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发展方面,指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包括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能力。

  是指帮助学生觉察和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会主动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的稳定,培养积极、愉快的情绪,以及更高级的社会态度和价值观等,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指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学生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和良好的耐挫折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预防和矫正不良的个性品质。上述这三个方面的目标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有机整体。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现代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的教育、教学和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其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是德育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相辅相成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心理健康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中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首先应该是心理健康的。现代生理学家认为,从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要以个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康为基本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人们普遍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日趋频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变化使他们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所面临的心理行为适应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些心理行为问题只依靠传统的说教式、单一化和公式化的德育是解决不了的,这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运而生。只有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存在的种种心理行为问题,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既治标又治本的独特作用,促进中职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社会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二,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所谓素质,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尺度,是人所拥有的本质力量的内在根据。从素质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心理素质是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个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发挥个体的潜能。但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实践中,往往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意志、兴趣、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不利于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第三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各种素质的一个栽体。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内涵之一,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

  第三,设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是德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德育是一个有着丰富思想内涵的动态发展着的概念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赋予德育以新的时代内涵。首先,传统的德育存在着内容陈旧、工作层面浅的现象,而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传统德育内容的范围,把如何认识自我、处理人际关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问题等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纳入到整个德育大系统中。其次,传统德育的教育方法主要是以“说教、灌输”为主,其方法缺乏灵活性和有效性,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疏导法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承受机制,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认同思想品德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内化”的功能。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这样说过:“教育构成关系中的两个因素,一个是社会的理智和道德的价值,一个是成长中的个人,这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通过心理活动为中介而发生的动态过程。”可见,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目前我国的德育中基本上只包括社会的理智和道德的价值,而缺少关于个人成长的心理教育。因此,心理健康课程也是德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第四,设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心理的健康与和谐的发展是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具体体现在:

  (1)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现在全世界面临着青少年道德危机的问题,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漠不关心的一代;英国2/3的青少年道德观念模糊,出现没有信仰等现象。现在我国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心、自杀、他杀、吸毒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2)对于智力的发展和学习来说,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而意志薄弱、厌学、自卑、动机缺乏等心理行为问题,则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积极、热情的情绪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3)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发展也存在着交互作用,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或恐惧、愤怒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往往会引起植物性神经功能的紊乱,导致身体的不适应和疾病。研究发现,许多心因性疾病都与不健康的心理有关。

  (4)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且心理健康本身就蕴涵着美的深刻内涵。在青少年时期应注意塑造学生的形体美、风度美和姿态美,健康的心理是实现美育的本质内容之一。

  (5)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那些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往往存在着逃避劳动的态度和行为。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中设置心理健康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基础工程。

  第五,设置心理健康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容易出现发展问题的阶段。有调查显示,青少年的犯罪率占全国犯罪率的70%,而14~16岁的青少年的犯罪率就占其中的70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有着自己的独特心理发展特点,他们被一些理论学家称为“心理的断乳期”。这时,个体正处在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转折期,心理发展呈现出矛盾性和不平衡性特点。在这个阶段,他们在生理上进入了青春期:身高、体重迅速增加,神经系统的发育接近成人,大脑各部分的功能显著发展趋于成熟,而且这时他们的性意识也开始觉醒。但我们的教育(家庭、学校)往往与学生的这些变化不同步,致使他们的生理成熟大大提前,心理的成熟却远远滞后,出现了身心发展不一致性的现象,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危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过渡性(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闭锁性(内心世界从开放转向封闭)、社会性(社会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动荡性(心理发展不稳定和可塑性大)。调查发现,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5%左右,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嫉妒、自卑、焦虑、逆反心理和早恋等不良心理状态;他们总体心理健康的变化趋势是V字形,即二年级最低,一、三年级基本持平。一言以蔽之,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现状决定了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六,设置心理健康课是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青少年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期,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期。但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正经历着生活和学习的种种迷茫和困惑,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驱散成长和生活中的各种迷雾,指导其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使其受益终生。

  教学内容:切实贯彻落实《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职业学校学生在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和自学相结合,以案例教学为切入点,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辅导,重点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和调适,加深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即教学内容要围绕学习环节、活动和体验环节以及实践环节来安排。

  1.由心理健康的不同教育内容(知识、成长、生活、学习、职业)构成教育专题(篇);

  心理健康课教育内容安排的整体思路是: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不同年龄阶段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为基础,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和阅读习惯,循序渐进地按教育专题,设置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促进中职生成长、生活、学习和求职就业”这一主线索,最终形成“提高全体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对其成长所蕴涵的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①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了解心理健康对于成长的意义。

  ①了解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②体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开发心理潜能。

  使学生懂得悦纳自我对于健康成长的价值,了解悦纳自我、直面人生挫折和困难的方法。培养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等心理品质,具有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2)情感态度观念:积极接纳自我,学会欣赏自我,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②懂得挫折和困难的积极作用,增强抗挫能力,培养自信、自强、自尊的心理品质。

  使学生了解成长中性心理的发展特点,知道由性意识觉醒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掌握青春期的性心理科学知识;掌握调节性冲动的方法,形成健康向上的性心理和行为习惯;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适能力。

  (3)运用:学会控制自己的性冲动;合理表达情绪、理智调控自我情绪,做自信快乐的人。

  ①了解成长中性心理的发展特点,知道由性意识觉醒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掌握青春期的性心理科学知识。

  了解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掌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提升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

  (1)认知:了解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障碍的成因,理解和谐人际关系、快乐生活的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热爱生活,崇尚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平等、谦让、友善和宽容,反对自我中心、霸道和恶意报复,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①了解同伴交往障碍的原因,学会与同学或同伴和谐相处,增强信任感、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①了解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冲突和表现,知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个人学习、成长的作用。

  了解生活中面临的冲突、暴力以及诱惑,学会正确处理矛盾、冲突,坚决抵制不良诱惑,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生活质量。

  (1)认知:了解暴力、冲突和不良诱惑对健康生活的消极影响,理解建立和谐的亲情关系和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快乐生活的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热爱生活,崇尚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平等、谦让、友善和宽容,反对自我中心、霸道和恶意报复,坚决抵制不良诱惑,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掌握应对校园暴力、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了解学习动机、兴趣和信心对学习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应对考试焦虑。正确认识学习中的压力和挫折,在实践中树立有效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体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感受,树立终生学习和在实线)运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克服考试焦虑。

  ②理解学习和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作用,养成在实践中学习的习惯。

  了解职业与生活、成长和学习的关系,懂得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为成功的求职就业与创业奠定心理基础。

  (1)认知: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求职就业与创业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2)情感态度观念:勇于面对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认同职业角色规范,不懈追求创业和创新。

  (3)运用:掌握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方法,在体验和实践中提高职业心理素质。

  ③了解职业适应中需注意的问题,掌握应对求职与就业过程中心理冲突的方法。 ④做好求职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

  本课程教学内容由五部分组成,即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学生在成长、生活、学习和求职就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时数为28学时,自我报告或评价为2学时,综合评价为2学时,机动2学时,共计34学时。

  教材具体结构与体例及其与各学习课目对应的教学要求以及课时安排,如下表1所示。

  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这是因为心理健康课的目标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他们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向、理想追求打好心理基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本课要依据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科学性;同时,要重视实践性,加强活动和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心理素质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本课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协调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动预防和矫治学生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教师要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同时,调动家长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活动形式进行的,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学生还必须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性内容,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他人、认识自己,从而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当然,心理健康教育讲授内容的设置,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并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且有助于解决他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讨论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对某一专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述自己的观点,共同研讨的一种学习方法。讨论法是教学活动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可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两种形式。

  心理健康活动往往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组织,分组原则上采取自愿结合的形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勇于袒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一般小组讨论结束后,由各组的代表参加班级交流。运用讨论法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引导工作,对学生的发言不要进行价值、是非判断。

  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扮演或模仿一些角色,重现某件事的经过或表达一种想法,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从本质上讲,角色扮演是一种行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设身处地地尝试或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或行为方式,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促进行为的适应性。角色扮演法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体验感受、表达内心冲突、进行心理行为训练的方法。

  情景模拟法是让学生进入某一种情景中体验情绪情感、测试心理反应、培养适应能力和提高心理素质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这种情景可以是实际情景,也可以是模拟情景或想象情景。例如,对于考试焦虑的学生,可以设计想象或是实际模拟考试的场景反复训练,不断强化,使学生的焦虑逐步消退,如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辅导老师的指导语,在音乐的背景下,多次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活动,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叙述和表达出来。运用情景模拟法时,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要讲求新颖性,不落俗套,不时地变换教育情景。此外,还要注意严肃性,充分考虑到班级特点与学生的心理特点。

  自我反省法是指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情的经过和感受,如: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讲述自己的家庭、讲述自己的朋友等,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的方法。自我反省是情绪宣泄的合理方法,因此,得到大多数教师的青睐,即所谓的“现身说法”。学生通过对一件事情的陈述和反省,把情绪渲染给大家,产生情感共鸣,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格感染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直接感染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平易近人、关心他人、热情开朗、有幽默感、待人真诚坦率等人格特质和个人修养。只有具备这种人格特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者,才能在课堂教学和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处处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赢得学生的信任。要掌握人格感染法,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实践活动是教师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活动,其具体方法有多种,如社会小调查、访谈等。在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实践活动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优点主要体现在:首先,由于实践活动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的,所以对学生的指导具有真实性,比在模拟的场景中更有效果;其次,实践活动中可能会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要求学生能够随机应变,因此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种综合训练。

  此外,有些实践活动不一定要教师组织,学生自己也可以完成,如:沟通方法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去运用,才能把知识性的内容变成自身的能力。

  “教必有法,但无定法”,上述的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担任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应当因人而异,灵活处理,而不是千篇一律。

  心理健康课的目标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的知识,而是为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成长中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懂得如何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提高其心理素质。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传统学科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具体介绍几种: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探索性的活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不是代替学生出谋划策,不是扮演“塑造者”的角色,而是在于推动学生积极思考、自我反省,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因此,对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自我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现成的知识结论更有价值。探究学习是心理健康课中必要的学习方式,它主要着眼于以下几点:

  ①探究学习不同于接受学习,是指向未知和疑问的探讨研究过程,教师必须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和行动空间,而不是呈现给学生结论和答案。

  ②探究学习的本质在于探索,而不是某种固定过程、方式的重复和再现。探索难免会遭遇失败,但最终结果的正确与否不是评价学习是否成功的依据。

  ③探究学习主要包括发现问题,设立假说,收集信息、资料、数据,处理数据,验证假说等相关活动,活动的展开不只局限于教室。

  ④ 探究学习可以形成某种技能,但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探究学习给了学生自由探索、自我成长的机会。

  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获得直接经验的学习方式,大体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模拟体验两种。体验学习是心理健康课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其特点表现在:

  (1)体验是对具体的社会事物或情境的亲身经历,体验不仅仅发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它也会作为活动的结果而存在,并且作为活动追求的结果;(2)在体验的背后,往往有某种模仿榜样,从一定意义上说,体验学习是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模拟,它不限于在教室中进行,经常可在教室以外的空间进行;(3)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对于实际生活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能力的豫动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通常是小组学习就某一特定的内容共同研究、思考、发现、解决和创造的学习过程。可见,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①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小组合作学习扩大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突破了单纯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②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活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提问,学生倾听、回答、练习;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思考、交流等活动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任务。

  ③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空间。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同时又可以分享别人的观点,这对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是非常有价值的。此外,仅凭个人能力不能解决的心理问题,常常可以通过小组的集体智慧创造性地得到解决。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意:首先,要强调合作学习的原则,如积极参与,对小组负责,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聆听他人的观点,不要嘲笑他人;其次,教师要尽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合作式学习;再次,在适当的时间内变换合作对象,使之了解更多的同学,增强合作能力。此外,学生还需要经常总结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收获与体会。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解答。学生的自主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反复的思考以及与同伴的交流,针对问题开展广泛的讨论。自主学习提倡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注重学生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自主学习还应与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相结合,自主学习并不是孤立学习,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问题解决学习是使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学习、研究并且尝试提出某种解释或解决方案的学习方式。问题解决学习的具体类型包括观察、调查、讨论等。心理健康课把问题解决学习作为其学习方式之一,主要着眼于以下几点:(1)问题解决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寻求解决或解释某个具体的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综合的、关联的、切合实际的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从而形成正确的心理行为方式;(2)问题解决学习没有固定的体系、顺序,而是针对某种心理现象和事实,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找到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3)问题解决学习的基础是每个 14

  人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个人的生活经历、体验的多样性,会构成分析问题的角度和寻求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化。

  总之,心理健康课特别强调相信学生的自我发展潜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无论是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还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参与、自我发展。因而,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和学习材料的性质,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使自己健康地成长。

  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的总体教学目标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认知特点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应积极运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尽量以实习实训场所为教学场所,使教学场所和教学内容尽量与学生的未来工作岗位对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职业教育,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心理健康课评价是指教师、学生群体(包括学生本人)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表现等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目前,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观察法主要是指教师根据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引导和评价学生的依据。观察法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是自然观察法,即在教育过程的自然状态下,了解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以及对其心理品质全面、真实的了解。同时,教师还应掌握各种观察记录的方式,如:制定行为评定量表、将观察指标转化为各种外部表现、分类列举、制作表格,以便观察时随时捕捉信息,及时做好记录。

  描述性评价语也可称作“操作评语”,是心理健康课常用的一种评价方式。教师在与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某一方面的心理品质写成评语,这是一种定性的描述。描述性评语的获取首先需要教师收集来自学生本人、同伴、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等方面的评价信息,并参考学生在校的相关表现,最后教师综合各方面材料,写出真实性的评语。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以不使用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的学生,而是关注每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实现评价尺度的多样化。描述性评语法简便易行,能够反映学生心理品质的主要特点和发展状况。但这种方法存在两个缺点:一是定性描述很难反映学生间的量化差异,往往是比较模糊和笼统的;二 15

  是描述性评价的基础多依赖于日常印象,具有一定的主观片面性。因此,教育者通常将描述性评语法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情境检测法是指设置一个活动情境或提出一个问题情境,观察学生在此情境中的反应,从而评定其心理品质的发展水平。情境检测法可具体分为情境观察、情境问卷和情境判断,一定的情境为实现真实的评价提供了生态背景。活动情境测验是通过设计一个适合于展示某种心理品质的表现场景,吸引学生参与行动,观察其行为表现,评定其心理品质。如:组织一次“野外生存训练”,评价学生的生存和应变能力。问题情境测验则是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作出回答,以评价学生的心理品质。

  等级记分法是我国学校管理中一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即用甲、乙、丙、丁或优、良、中、差等表示,也有用A、B、C、D、E或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表示。这种方法容易区分学生心理品质的等第,便于实施,但划分标准难以把握,且有点粗略。为了提高等级评分法的客观性,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以下三种量化方法:

  这种方法以百分为满分,将学生的心理品质及行为表现划分为若干个可比指标,赋予每个指标一定分值,然后对每个可比指标区分出不同的记分等级。这种方法由于评估等级的增多,增大了可比性和精确性,且评定指标明确,便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也有局限性:每个指标在分成不同的等级时,等级指标难以精确把握;评价活动只由教师一人完成,而不允许学生广泛参与等。

  这种方法一般先给学生一个基础分,然后列出应提倡的心理行为项目,根据每个项目意义的大小,确定应加分的数值;列出应排除的不良行为项目,根据其危害性大小,确定应扣分的数值。这种方法要求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平时做好学生行为表现记录,学期结束时,合并加分和扣分的数值,再加上基础分,即为心理品质考核的总分。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明确是非观念、严于律己,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明显作用,但也有缺点:如行为表现极其多样,难以穷尽所有项目等。

  这种方法是将学生的心理品质放在多项活动中加以考察,结果用0~100之间的数值来表示(其中学生本人评分占30%,教师占50%,学生干部占20%)。这时获取的分值为原始分,然后将原始分转化为标准分数,便于比较。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表现的评定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不仅让学生参与评价,而且在数据处理上也比较科学化,但是在定性描述转化为数据时,仍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多主体评定是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和德育评价的新趋势。这种方法主张收集来自学生自身、同伴、教师和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即采用自我评定、同伴评议、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评定及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各种评价的优势功能,以获得比较真实的评定。自我评价侧重于反省性的自我剖析,以了解学生的自我发展状况,包括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能力;同伴评价侧重于了解学生的生活和人际关系状况;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评价侧重于评定学生对集体的态度以及学习中的责任感与合作性;家长评价侧重于爱心、责任心等方面的评价。

  成长记录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评定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和各种心理行为表现。这种方法以学生的良我记录为主,教师、目伴和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一、心理健康及其衡量标准健康的概念古而有之.最初,人们所说的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强调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深刻地意识到人体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心理健康是健康概念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界定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如果一个人与其他人比较,符合同年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这个人的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后来,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有许多论述,由于每位学者研究的出发点、侧重点各不相同,各执一词,使心理健康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在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时,要注意两点:第一,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不是一回事.前者侧重描述一个人的整体状态,是侧重人,后者侧重描述一个人就某事而言的情况,是侧重事.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并不意味着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与否是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心理状态,而不是短暂的、偶尔的现象.第二,心理健康状态不是静止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这意味着一个人的心理既可以从不健康变为健康,也可以从健康变为不健康.此外,心理健康状态从健康到不健康是一种连续的状态.许多情况下,异常与正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心理健康的状态与其说是正确与异常这种类型上的差异,不如说是程度上的差异.如何才能知道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的标准?由于心理健康缺少像生理健康那样较准确的指标,所以关于标准问题在心理学界还存在很大分歧.将已有的中西方学者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的界说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我国学者倾向于生存标准,而西方学者在重视生存标准的同时,还倡导发展标准.所谓生存标准是立足于个体生命的存在,目标是最有利于保存与延长生物学寿命,故强调无条件适应环境,顺从文化主流;而发展标准则着眼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希望最有价值地创造生活,强调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通过挖掘个人最大身心潜力求得身心的满足,成为崇高、尊严、自豪的人.这两种标准,在我们确定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时都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发展标准的引入,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从学生身心特点看,发展性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有些表面上看来属于适应的问题,实际是发展受阻的一种变态反应.另一方面,它能够对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实践加以正确引导,顺应当前世界的新趋势.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是学生进行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一个弱智学生是无从谈心理健康的.正常的智力使人在认识世界、认识环境、认识自我时持客观的态度,正确地看待各种事物,不会“自我中心”;在与他人交往时对他人的内心活动有较敏锐的观察力,不会经常误解他人的言行;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2、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积极情绪,对生活中所遭受的冲突和挫折具有必要的忍耐力,对不良情绪能适度宣泄,既不会逆来顺受压抑情绪,也不会为所欲为放纵情绪.尤其对中学生来讲,情绪处于激荡期,更有必要提高情绪的控制力.3、能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的人具有积极的自我形象,能现实地评价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会过分掩饰自己,不会刻意取悦于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别人的评价与议论.4、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能与人合作,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宽以待人而不失其独立人格,人际关系范围广而稳定,有知心朋友,有亲密家人.5、有较强的自制力自制力是人能动性的体现.心理健康的人学习工作目标明确,自觉性高,能主动克服困难,有毅力.6、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包括人格各个结构要素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创造性,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7、能动地适应现实环境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心理健康者对现实环境不会单纯抱怨,束手无策,而是能动地适应与改造,对周围现状有较准确的认知,很快调整自己的行为.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点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也越来越得

  到证实.为此,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三点认识.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点.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核心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础是健康教育,其中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毛泽东早年曾写过一篇文章,强调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他把身体比喻为“载智之舟”和“寓德之舍”,进而得出结论:“无体即无德智也.”由此引申开来,我们有理由认为“无心既无德智也”.如果一个人心理不健康,再好的德性,再高的智慧,也难以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生长点.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重,心理问题凸显出来.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离婚率的上升造成单亲家庭子女的增多,升学、择业的竞争造成了心理负担过重,使得青少年特别是高中生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诸如自卑、孤独、紧张、恐惧、猜疑、忧郁、嫉妒、报复等不良心理状态,造成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甚至出现离家出走、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实践证明,解决这些问题,不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可以完全奏效的,需要加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教育,重点是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以一种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与智育的结合点.过去,德育与智育往往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德育工作者曾经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总是收效甚微.现在,心理健康教育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德育心理又有智育心理,这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条件,互相补充,辩证统一,相得益彰.智力活动的过程是观察、注意、记忆、想像、思维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然伴以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乃至理想、信念、价值观.前者是智力因素,后者是非智力因素,二者的结合才是心理活动的全过程.健康的心理有助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发展.可以认为,德育中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对智力的发展虽然有关系,但不具有完全正相关的关系,而心理健康则对智力的发展具有完全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与智育最好的结合点.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咨询的特征及内涵咨询在国外是一个涵盖非常广的概念.涉及职业指导、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婚姻家庭咨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咨询虽不尽相同,但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共同的特征之一是咨询体现着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人际关系.咨询过程是建立在咨询与来访者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经过专业训练的咨询者利用其专业技能及所创造的良好咨询气氛,来帮助人们学会以更为有效的方式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和生活中的难题.许多咨询工作者认为,定义心理咨询必须涉及与来访者的关系,这与在咨询中使来访者产生变化是同样不可缺少的.他们认为咨询中最根本的核心条件就是共情、理解和尊重来访者.他们所关注的不仅是咨询者的技能,同样也注意咨询者对来访者的基本态度或对他人关心的能力.共同的特征之二是咨询是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从咨询者的角度看,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自己,更有效地生活,其中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在内.咨询过程中,咨询者所运用的有关理论与技术,也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从来访者的角度看,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需要接收新的信息,学习新的行为,学会解决问题的技能及作出某种决定,这也涉及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咨询的第三个共同特征是它属于一个特殊的服务领域.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可以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确定目标,作出决定,解决难题.特殊的咨询,还可提供有关职业、学业、疾病的康复、心理卫生、婚姻家庭、性问题、宗教和价值观的选择,事业的发展,以及其他一些有关问题的咨询服务.在一些发达国家,咨询心理学家活跃进中小学、大学、医院、诊所、康复中心、工矿企业、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各个社区之中,以帮助人们在个人、社会、教育、职业等方面达到更有效地发展及取得更大的成就.在了解了咨询所具有的上述特征之后,我们又重新面对咨询的定义问题.我国的阮芳赋先生曾推荐里斯曼1963年对咨询所下的定义:“咨询乃是通过人际关系而达到的一种帮助过程、教育过程和增长过程”.这一定义基本表达了咨询的

  实质内容.以此定义为基础,结合我们前面所谈到的咨询的几种特征,在这里,我们可以给咨询作如下定义: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这是我们根据对咨询的实质的理解作出的定义.这一定义涉及到了我们对咨询特征的认识,(1)咨询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咨询是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指导下的活动;(3)咨询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活动过程.此外,这一定义还涉及到咨询的根本目的;(4)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这一目标着眼于帮助来访者认清自己的问题所在,通过咨询,能提高应付挫折和各种不幸事件的能力,使之能够自己面对和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即使其能够自强自立.在这里,帮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的过程和使来访者产生某种转变,促使他们成长的过程.(二)心理治疗一种极有影响的观点是沃尔培格1967年的定义:心理治疗是针对情绪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一位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以慎重细虑的态度与来访者建立起一种业务性的联系,用以消除、矫正或缓和现有的症状,调解异常行为方式,促进积极的人格成长和发展.北京大学陈仲庚教授认为,心理治疗是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一种合作努力的行为,是一种伙伴关系;治疗是关于人格和行为的改变过程.美籍华裔学者曾文星、徐静认为,心理治疗是指应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治疗病人的心理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治疗者与病人建立的关系,善用病人求愈的愿望与潜力,改善病人的心理与适应方式,以解除病人的症状与痛苦,并帮助病人,促进其人格的成熟.从上述的几种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定义或多或少都涉及了下述几个方面,即:(1)治疗是一个过程;(2)是治疗与来访者的关系;(3)治疗者运用有关的心理治疗理论对来访者进行帮助;(4)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存在的问题或心理障碍,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这几个方面,的确反映了心理治疗的工作特点及主要目的.在综合考察了上述几种观点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的心理治疗定义如下: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同异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确有许多重要之处相互重叠,令人感到难解难分.相似之处有:(1)二者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例如:咨询心理学家对来访者采用的来访者中心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或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与技术和心理治疗家采用的对同种理论与技术别无二致.(2)二者进行工作的对象常常是相似的.例如:心理咨询人员与心理治疗工作者可能都会面对来访者的婚姻问题.

  (3)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二者是相似的.咨询与心理治疗都希望通过帮助者和求助者之间的互动,达到使求助者改变或增长的目的.(4)二者都注意建立帮助者与求助者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尽管有上述相似之处,尽管一些咨询工作者也做了一些心理治疗工作,一些心理治疗家也在做咨询工作,在咨询与心理治疗之间还是能够找到一些不同点的.结合一些文献中的看法,我们认为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主要区别有如下几点:(1)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正常人,正在恢复或已复原的病人.心理治疗则主要是针对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工作的.(2)心理咨询所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主要问题有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问题,职业选择方面的问题,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婚姻家庭中的问题等等.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则主要为某些神经症、某些性变态、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康复中的精神病人等.(3)心理咨询用时较短,一般咨询次数为1次至几次;而心理治疗费时较长,治疗由几次到几十次不等,甚至次数更多,经年累月才可完成.

  (4)心理咨询在意识层次进行,更重视其教育性、支持性、指导性工作,焦点在于找出已经存在于来访者自身的内在因素,并使之得到发展;或在对现存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供改进意见.心理治疗的某些学派,主要针对无意识领域进行工作,并且其工作具有对峙性,重点在于重建病人的人格.(5)心理咨询工作是更为直接地针对某些有限的具体的目标而进行的;心理治疗的目的则比较模糊,其目标是使人产生改变和进步. 回答完毕.

  2)情绪反应速度。(有引发原因,反应强度与引发情景符合。原因:修养、年龄、大脑神经类型)

  4.自我意识正确:克服自卑方法(人人都自卑,人人都有劣势;自卑是上进的动力;坐在第一排,永远坐在第一排;随身携带一张令自己满意的照片;走路比平常走快25%);

  7.人生态度积极;(有奋斗目标。教育孩子:用一个目标因这孩子往前走,孩子长大后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延伸阅读:

上一篇:试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