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复习资料

  心理健康复习资料,1、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 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无心理疾病; 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2、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 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 、 自我意识: 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自我概念:指个体关于自己的外貌、能力、学业水平、社会接受性等方面品质特征的自 、 自我概念: 我知觉和认识。 4、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 自我效能感: 5、 元记忆:指记忆者本人具有的与记忆有关的知识信念及监控系统,是记忆者对自己记忆 、 元记忆: 的认知,并对自己的记忆过程实现监测调控作用。 6、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 学习动机: 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7、 学习策略:是指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或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的方法的总称。只要是能提 、 学习策略: 高学习效果的各种不同的方法、技巧都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 8、 代币制: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为矫正法,它能把矫正不良行为和塑造良好行为有效地结合 代币制: 起来。所谓代币是指可以积累起来交换别的强化物的东西。 9、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某种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 、 成就动机: 的内在推动力量。 10、 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沟通,信息情报交流与相互作 人际交往: 用的过程。 11、 同伴关系: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 同伴关系: 种人际关系。 12、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 、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 13、 社会适应:是个体逐步接受现存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是个 社会适应: 体对社会的适应而非社会对个体的适应。 14、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在国家颁布的中小学现行教学计划内,列入“活动课称”板块,针 、 心理健康教育课: 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为目标, 以心理活动的程序性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内容,主要以教学班为单位,以学生的主体活 动为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5、 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为、 、 心理测验: 情感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心理测量在心理咨询中能帮助 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 问答题: 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 一是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 增强调控自我、 承受挫折、 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 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使他们尽快摆 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 预防发展重于矫治;民主平等;参与性;多样性;差异性;面向群体;主体性 3、 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的目标 、 1、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有成效的学习动机; 2、协助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3、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态度; 4、协助学生发展学习能力; 5、协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6、协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协助学生培养适应与改善学习环境的能力; 8、特殊学生的学习辅导。 4、 影响奖励效果的因素?惩罚的副作用? 、 影响奖励效果的因素?惩罚的副作用? 影响奖励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奖励的时间; 第二,奖励的频率和间隔;部分奖励(固定频率;固定间隔;变化频率;变化间隔) 第三,奖励本身的价值。 惩罚最常产生的副作用: 第一,怨恨、回避。 第二,反面榜样。 第三,惩罚是一种挫折来源 5、 代币制的操作程序。 、 代币制的操作程序。 1、明确目标行为。 2、确定代币。 3、确定强化物。 4、拟订代币交换系统。 5、拟订监督系统。 6、 小学生学习障碍的类型、表现特征。 、 小学生学习障碍的类型、表现特征。 类型: 1.拼音障碍。2.书写障碍。3.计算障碍。4.阅读障碍。5.交往障碍 表现特征: 1.感知障碍。 (1)视觉记忆困难(2)空间定向困难, (3)听觉辨别能力差, (4)听觉记忆 能力差, 2.注意障碍。不能专心致志,不能有目的地定向注意 3.语言障碍。 (1)语言接受方面(2)口头语言表达方面(3)书面语言表达方面 4.思维障碍。 (1)思考力缺陷(2)思维的灵活性差或思维狭窄(3)缺乏良好的判断力和 选择能力(4)算术缺陷(5)抽象推理差。 5.行为障碍。 (1)活动过度(2)运动不协调(3)行为冲动、任性(4)社会技能落后(5) 社会退缩 6.情绪障碍。忧郁、焦虑、控制点不适宜、自我概念差以及自我评价低等 7.其他问题。如品行不良 7、 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及调适方法 、 原因: 原因 (一)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 1.社会因素。2.家庭因素。3.学校因素。4.情景因素。 (二)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 1.生理因素。2.心理因素。 调试方法: 调试方法 (一)引导学生进行考试焦虑心理的认知矫正 认知矫正是一种重要的辅助途径。 (1)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担忧 (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担忧进行合理性分析 (3)引导学生与“担忧”质辩 (4)得出合理的反映 (二)辅导学生实施考试焦虑的行为矫正 包括学生自我放松练习和系统脱敏、帮助学生切实搞好应考复习和考前辅导 8、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内部动机的激发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提出适当的学习目标。 (3)培养学生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2、外部动机的激发 (1)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 (2)合理运用奖赏与惩罚。 (3)营造适度紧张的竞赛或竞争气氛 9、 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构成要素 、 自制力--表现为通过抑制直接的、短期的欲望而控制冲动的能力 自制力 坚持性--表现为在某种困难情境中,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并在此过程中表 坚持性 现出持续或持久的一种行为倾向 自觉性--表现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对禁止体验的认识和与看护人期望相一致的动机及相 自觉性 应的行为上 自我延迟满足--体现为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 自我延迟满足 待中展示的自控能力 10、 、 如何矫正小学生的自卑心理( 如何矫正小学生的自卑心理(P141) ) 1、 消除引起自卑的外部刺激源 2、 调整评价方式 3、 建立积极地自我暗示系统 4、 引导学生的自我刺激 5、 加强肯定性的训练 6、 培养抗挫折能力 7、 鼓励参与交往活动 8、 强化个人的努力 11、 、 小学生社会适应的主要内容: 小学生社会适应的主要内容 对学校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 对学校环境中各种社会角色的适应 对学校各种活动的适应 1、学习的适应 (1)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外在的学习结果之间的矛盾 (2)广泛的学习兴趣与稳定的学习兴趣之间的矛盾 (3)较强的求知欲与不恰当的学习策略之间的矛盾 2、行为规范的适应 (1)有热情但坚持性不足 (2)有愿望但自我约束力不够 (3)有独立意识但依赖心理较重 3、社会交往的适应 (1)交往范围扩大而交往观念不成熟 (2)交往动机强烈而交往技能缺乏 (3)交往中的角色认知提高而自我中心状态仍存在 学校活动适应的主要内容: 学校活动适应的主要内容 端正对课余活动的态度 选择积极健康的课余活动 1.以兴趣为主 2.宜与学习有互补关系 3.以集体活动为主 4.选择多目标的活动 12、 、 如何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教育小学生克服同伴交往中的认知偏见 1、首因效应 2、光环效应 3、刻板印象 帮助小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1、 掌握谈线、恰当地运用非语言沟通 利用多种渠道促进同伴交往技巧的形成 1、心理辅导课 2、班队活动课 3、心理咨询室 4、交朋友小组 利用课外活动巩固同伴交往技巧的形成 1、社会调查 2、远足 3、聚会 4、书信联谊 13、 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其培养措施。 、 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其培养措施。 特点: 特点:1、丰富而不稳定 2、单纯而易于外露 3、强烈而不易自我调节 4、感受自我情感而 不易理解他人情感 培养措施: 培养措施: 1、提高认识能力,正确评价自我 2、创设教育情境,陶冶小学生的社会情感 3、正确地运用道德移情,促进小学生高尚情感的培养 4、指导小学生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 1、 小学生注意发展特点及辅导措施 、 特点: 特点: 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2、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 起着重大的作用 3、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 辅导措施: 辅导措施: 2、 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论述! 、 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述! 透心理健康教育( ) 要点:1、学科教学具有教育性。 小学生健康心理的辅导不仅是健康心理辅导课的任务, 也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 每一 学科都要根据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特点, 有目的、 有意识地充分发挥健康心理的辅导作 用,即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健康心理各要素全面和谐地发展。 列举各门学 ( 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展开论述。 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展开论述。 ) 2、具体做法:(可以某一门或某几门课为例展开论述)。 (可以某一门或某几门课为例展开论述) (1)要将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自觉地体现于学科教学之中; (2)是要充分发挥学科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因素的促进作用。 (3)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不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教学内容和 教学方法。 3、 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有何重要意义 、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目标在于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成长,给予学生心理全程关怀,促 进学生心理的全面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为学生的心理成长创造获得直接经验的机会和情境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可以充分贯彻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4、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目标?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目标? 1、增进心理健康。2、开发心理潜能。3、优化心理素质。 5、 如何设计好一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 如何设计好一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教育活动课。 学生心理特征与发展目标的理性思考 活动理念阐释 活动准备 活动步骤 1、创设情境 2.心灵外化 3.情感体验 4.交流分享 5.重新调整 6.行为实践 7.泛化延伸 活动效果评价 参考资料 6、 家庭教养方式分哪几大类?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P206--208) 、 家庭教养方式分哪几大类?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 ) 1、 达标式的教育 2、 溺爱式的教育 3、 数落式的教育 4、 专断式的教育 5、 放任式的教育 6、 民主式的教育 7、 校园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 1、满足需要(....) 2、协调关系(....) 3、鼓舞士气(....) 8、 搜集小学生心理健康信息的常用方法 、 观察法 观察法: 是指教师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描述学生 并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评定法与作品分析法。 问卷法: 问卷法 教师通过书面形式,把严格设计的问题,以邮寄、当面作答或追踪访问方式分发给 学生,从而收集资料和数据。 访谈法: 访谈法 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教师运用访谈法来搜集学生心理健康 信息,指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来获得第一手资料。 测验法: 测验法 是搜集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 的行为, 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评定法: 评定法 是指评定者先用主观判断的方法直接给所要研究问题的特质赋值,随后再把所得 的数据像测量所得的数据一样进行统计分析。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防疫“心”知识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保持自我心理健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