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朱永新:关于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预防自杀自残高发的提案(附编后记)

  政协委员朱永新:关于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预防自杀自残高发的提案(附编后记)?原标题:政协委员朱永新:关于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预防自杀自残高发的提案(附编后记)

  据报道,2020年疫情期间和复学后,全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一线城市出现了中小学生自杀率较大幅度上升的现象,青少年厌学、自我伤害呈现恶化趋势。

  一是心理因素:长期慢性压力所致的生物改变和行为改变,形成学生采用自杀自残来应对压力的问题行为模式。

  二是教育因素:中小学作业过多,学生休息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学校片面抓升学考试科目,考试过多、排名过多,造成学生非理性竞争;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模式加上过度商业化,导致学业压力倍增的剧场效应、内卷效应。削弱、忽视乃至放弃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育人工作。

  三是社会因素:父母焦虑,担心下一代失去学习和进入社会精英阶层的机会。商业宣传扩大了社会焦虑,有出于商业利益的课外辅导机构、自媒体等激发、鼓吹社会焦虑、恐慌因素。

  四是价值观因素:受西方消极价值观、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突出表现为丧文化,自杀文化,过度自由化、极端的个人主义导致的颓废心态。

  五是法制因素:非理性教育行为侵犯青少年基本的发展权益。教师、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冷暴力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有的甚至构成虐待或变相虐待,然而由于法律条文对于“虐待罪”解释过于严苛,所以对于青少年疏于保护。

  1. 加强青少年权益保护,进一步抓紧教育法、青少年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落实,减少或杜绝非理性教育行为。在学校要保护学生的基本权益,落实责任到人;在社区要加强教育和宣传,防止家庭中非理性行为伤害学生;进一步研究和修订相关的法律条文,让青少年得到更好的保护。

  2. 加强心理普查和摸底科研,帮助每个学校建立常态化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要发展基于中国文化教育特点的心理危机测评体系和网络测评系统。创新普查手段和方法,形成对学生自杀倾向个案的长期追踪管理体系,形成从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常态化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以减低自杀率。

  4.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级的资源进行综合治理,包括医疗资源、心理咨询与治疗资源。提高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建成率和心理健康老师配备率。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5. 加强学生工作专业化队伍建设和社会支持资源建设。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要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党建工作紧密结合。班主任、辅导员和学校咨询师,要形成稳定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育人效率。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培训人才、挽救生命、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6. 加强基础教育改革,缓解社会焦虑。改变将成人(教师、家长)焦虑、压力不断递增地传递给青少年学生的习俗。倡导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强大内心,在积极的生命观引导下找到人生价值和意义。

  7. 提高包括父母在内的全社会教育素养,普及“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等科学教育理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强盛联系起来。消除夸大的不上名校就要坠入社会底层的恐慌,改变消极、内卷的社会心态。

  心理卫生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必再说,但对心理卫生和生命教育,我们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忘掉,忙起来不要,等到学生又跳楼了出事了,再来开会强调!

  中小学教育,最根本的还是课程。把心理卫生和生命教育真正落实到课程里,列入课表中,作为法定课程来实施,或可以就如朱永新委员强调的那样,减少或杜绝非理性教育行为,心理卫生和生命教育才能真正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但,真要这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

  功利化的非理性教育,常常使得家长、社会,特别是教育者们忘记了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其惯性何其大也!其改变何其难也!

延伸阅读:

上一篇:文明之花绽放校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