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吉平:让中外患者感受银针奇妙

  赵吉平:让中外患者感受银针奇妙?虽然近几年针灸科就诊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更希望在针灸能治疗的病种上加大人们的认识

  虽然针灸科室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起伏,而如今能够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前进,和科里几代热爱针灸医学的人们能集成最原汁原味的针灸传统是分不开的。

  学生们尊敬她“既为严师,又如慈母”;患者们感激她“妙手回春,圣医神针”;同事们佩服她“以身作则,善于助人,精技图强”;领导们评价她“讲究原则,勤于管理,业绩突出”。相信经常关注《养生堂》节目的人对她也不会陌生,她在节目中普及的艾灸等易操作效果又好的方法,更是惠及了更多在电视机前的观众。

  她还有很多令人羡慕的专业头衔,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针灸学》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精品教材《针灸学》课程负责人,同时她还是《中国针灸》编委、日本《中医临床》特邀编辑等。无论作为医生、老师还是专业领域的专家,都有着不俗的成就,她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首批健康科普专家,她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赵吉平教授。

  为了采访赵吉平教授,记者如约来到了位于东四北大街新成立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进门宽敞明亮,一楼陈列很多中医药材,一股淡淡的中药香扑面而来。二楼是几个科室所在,环境清爽优雅,标示清楚。记者找到了位于楼梯左手边的针灸科,数间诊疗室间间干净整洁,床位有序。赵吉平教授正在为一位患者静心诊脉,之后让患者平躺在洁白的诊床上,拿起针,快而准地为患者施针,一边为旁边几个围在身边认真观看的年轻医生讲解着要领。忙完后赵吉平坐下来拿着标有“老师”字样的杯子喝上一口水,和记者表示抱歉后开始了我们的采访。

  赵吉平1961年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教师家庭,因为父母都是中学老师,平时比较忙碌,童年的赵吉平和兄妹三个几乎是外公和外婆一手带大的。赵吉平的外公在抗日战争前也曾经是一名小学老师,桃李天下而且多才多艺。也因为家中开过中药铺的缘故,赵吉平的外公对中医一直很感兴趣,边教书边自学,累积了不少的中医知识。回乡后的数年,外公一直在为方圆百里的乡亲免费行医,谁有个头疼脑热的都爱来找他看看,从小就跟在外公身边的赵吉平经常看到外公参照着医书给村民看病,细问病情缘由,观察症状,开出的方子也是屡见奇效,外公也因此被村民们称为“妙方先生”。

  赵吉平从小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也许因为外公这位“妙方先生”的耳濡目染,原本立志当一名教师的她1978年高中毕业后,听从了外公的建议,顺利考取了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年仅17岁的她就此开启了自己的学医之路。在大学里努力学习的赵吉平依然成绩优异,毕业后就留在附属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工作,真正与针灸结了缘。由于为人和善,勤奋好学,那段时间赵吉平进步很快,回想起当时的学习经历,她对于教授过自己的老师也是深表感激:“高洪宝老师治疗顽固性面瘫有特点,何树槐老师善用夹脊穴,唐玉秀老师针法简明,张国瑞老师研究子午流注,李学武老师讲究针刺手法,耿恩广老师喜用新针法、李凤萍老师施针轻巧、唐丽婷老师毫针散刺治疗麦粒肿……”赵吉平回忆起来还是充满了佩服与感谢,“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杨甲三、姜揖君两位老教授,他们在针灸理论和针灸技法方面独到的学术思想一直影响着我。”

  前辈老师的指导只是给了赵吉平一个前进的门径,而勤奋不倦地学习进取,为她的进步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动力。1999年她重回课堂攻读在职硕士,深学中医理论、新学科研,边工作边学习。2001年赵吉平被评为针灸临床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导师。

  早年,她东渡日本求学时,学得一口流利的日语,为今日的国际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今很多中日两国举办的中医学国际交流活动,还经常邀请她担任现场翻译。工作之余,她还翻译了不少日文中医资料,担任日本《中医临床》特邀编辑,并在该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讲解中医的文章。

  赵吉平还一直坚持既案形又著辞。31年来,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编学术著作多部,既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创新教材《针灸临床技能实训》,也有作为全国执业医师考试指定用书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还有《灸法、拔罐与刮痧法入门》这样的大众读物。《针灸学图表解》2004年以来国内5次付印,并先后发行了台湾繁体版、英文版以及西班牙语版,获得2007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

延伸阅读:

上一篇:执业医师考试是否需要用辅导用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