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讲解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讲解_幼儿读物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讲解

  导尿术 【目的】 尿潴留尿液引流、留尿细菌培养、准确记录尿量、测量残余尿、膀胱测压或造影,危重 病人抢救。 【适应证】 1.各种下尿路梗阻所致尿潴留。 2.危重病人抢救。 3.膀胱疾病诊断与治疗。 【物品准备】 1.无菌导尿包内有治疗碗 1 个、尿管 2 根、小药杯 1 个(内盛棉球数个)、血管钳 2 把、 石蜡油棉球 1 个、 标本瓶 1 个、 洞巾 1 块、 纱布数块、 20ml 注射器 1 个(内有生理盐水 20ml)。 2.外阴初步消毒用物无菌治疗碗 1 个(内盛消毒液棉球 10 余个、血管钳 l 把)、清洁手 套 1 只。 3.其他无菌持物钳、无菌手套、消毒溶液(碘伏)、中单、便盆。 【操作步骤】 女病人导尿术 1.操作者洗手,按需将用物准备齐全,携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并做好解释,以取 得配合。关好门窗,调节室温,防止病人着凉,必要时用屏风遮挡病人。戴帽子、口罩。帮 病人脱去对侧裤腿,盖在近侧腿部上方,对侧腿用盖被遮盖,协助病人取屈膝仰卧位,两腿 略外展,暴露外阴。将中单置于病人臀下,弯盘置于病人外阴旁。 2.清洁外阴打开外阴消毒包,倒人消毒液(碘伏),浸湿棉球,将治疗碗置病人会阴处, 操作者左手戴手套,右手持血管钳夹取棉球由外向内、自上而下,消毒阴阜,大阴唇,以左 手分开大阴唇,同样顺序消毒小阴唇和尿道外口,最后一个棉球从尿道外口消毒至肛门部。 3.消毒外阴打开导尿包,倒人消毒液(碘伏),戴无菌手套、铺洞巾,使洞巾和无菌导 尿包布内层形成一无菌区,检查尿管通畅后润滑前端。左手分开并固定小阴唇,自尿道外口 开始由内向外、自上而下依次消毒尿道外口及双侧小阴唇,最后再次消毒尿道口。 4.插导尿管嘱病人张口呼吸,右手用无菌镊子夹住涂以无菌液状石蜡的导尿管端 3~ u5cm 处缓缓插入尿道,插入尿道 4~6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 5~7cm 左右,根据导 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 即证实导尿管已 固定于膀胱内。根据导尿的目的导出尿液或于集尿袋连接。 5.询问病人感受,协助病人穿好裤子,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操作者洗手,做好记 录。 男病人导尿术 1.清洁外阴依次消毒阴阜、阴茎、阴囊。然后左手用无菌纱布裹住阴茎将包皮向后推, 暴露尿道口。自尿道口向外后旋转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数次,每只棉球限用一次。如 病人外阴分泌物较多,需协助病人清洗外阴。 2.消毒外阴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将尿道外口露出。操作者用无菌纱布裹住阴茎 并提起,使之与腹壁成 60 度角,将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口,依次消毒尿道口、龟头及冠 状沟。每个棉球只用一次。 3.插导尿管右手用无菌镊子夹住涂以无菌液状石蜡的导尿管端 3~5cm 处缓缓插入尿 道,插人尿道约 15~20cm,相当于导尿管的 1/2 长度,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 2cm 左 右。 【注意事项】 1.用物必须严格消毒灭菌,并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行,防止尿路感染。导尿管选择 大小应适当。 2.导尿过程中,嘱病人勿移动肢体,以保持原有的体位,避免污染无菌区。 3.女病人导尿时,操作者要仔细辨认尿道外口的位置。导尿管一旦误人阴道,应立即 更换导尿管后再重新插入。 4.男性尿道较长,有三个狭窄两个弯曲,因此,插管时动作要轻、稳、准。如在插管 过程中受阻,稍停片刻,嘱病人做深呼吸,减轻尿道括约肌的紧张,再缓缓插入导尿管,切 忌用力过猛过快而损伤尿道黏膜。 5.若膀胱高度膨胀,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 1000ml,以免导致虚脱和血尿。 6.留置导尿术常选择双腔气囊导尿管,根据气囊尿管的特殊结构,一般将尿管插入膀 胱见尿后需再插入 6cm 以上,注入无菌生理盐水 5~10ml,并下拉尿管至有轻微阻力感即 可,避免对尿道的损伤。留置导尿如超过 3~4 周以上,为保持膀胱容量,应采用间断引流 的方法,可将引流橡皮管夹住,每 3~4h 开放 1 次。 7.留置导尿管时,应每天消毒尿道外口,引流袋每天更换 1 次,导尿管 5~7 天更换 1 次,留置导尿应接冲洗装置,以免置留过久而有尿盐沉积堵塞或发生感染。 电除颤 成功复苏的关键是快速转复到有效的心脏电机制,因此,当监测到心室颤动时,必须立 即以 200 了进行除颤,如果不成功则可给予 300 了、甚至 360 了的电击。有时在心跳骤停 的急救中,为了争取时间尽早复苏,在不能及时做心电图或监测的情况下,也可盲目电击除 颤。 【操作步骤】 立即将电极板涂导电糊或垫以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 按照电极板标示分别置于胸骨右缘 第 2~3 肋间和胸前心尖区或左背,选择按非同步放电钮,按充电钮充电到指定功率,明确 无人与病人接触,同时按压两个电极板的放电电钮,此时患者身躯和四肢抽动一下,通过心 电示波器观察患者的心律是否转为窦性。 【注意事项】 1.若心电显示为细颤,应坚持心脏按压或用药,先用 1%肾上腺素 1m1 静脉推注, 3~5 分钟后可重复一次,使细颤波转为粗波后,方可施行电击除颤。 2.电击时电极要与皮肤充分接触,勿留缝隙,以免发生皮肤烧灼。 3.触电早期(3~10 分钟内)所致的心跳骤停,宜先用利多卡因 100mg 静注。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目的】 急救时的固定主要是对骨折临时固定, 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刺伤血管、 神经等周围组织造 成继发性损伤,并减少疼痛,便于抢救运输和搬运。 【物品准备】 1.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 2.就地取材,选用适合的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 【操作步骤】 1.上臂骨折固定将夹板放在骨折上臂的外侧,用绷带固定;再固定肩肘关节,用一条 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悬吊前臂于胸前, 另一条三角巾围绕患肢于健侧腋下打结。 若无夹板固 定,可用三角巾先将伤肢固定于胸廓,然后用三角巾将伤肢悬吊于胸前。 2.前臂骨折固定将夹板置于前臂四侧,然后固定腕、肘关节,用三角巾将前臂屈曲悬 吊于胸前,用另一条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若无夹板固定,则先用三角巾将伤肢悬吊于 胸前,然后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 3.股骨骨折固定①健肢固定法:用绷带或三角巾将双下肢绑在一起,在膝关节、踝关 节及两腿之间的空隙处加棉垫。②躯干固定法:用长夹板从脚跟至腋下,短夹板从脚跟至大 腿根部,分别置于患腿的外、内侧,用绷带或三角巾捆绑固定。 4.小腿骨折固定用长度由脚跟至大腿中部的两块夹板,分别置于小腿内外侧,再用三 角巾或绷带固定。亦可用三角巾将患肢固定于健肢。 5.脊柱骨折固定将伤员仰卧于木板上,用绷带将脖、胸、腹、髂及脚踝部等固定于木 板上。 【注意事项】 1.有创口者应先止血、消毒、包扎,再固定。 2.固定前应先用布料、棉花、毛巾等软物,铺垫在夹板上,以免损伤皮肤。 3.用绷带固定夹板时,应先从骨折的下部缠起,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 4.夹板应放在骨折部位的下方或两侧,应固定上下各一个关节。 5.大腿、小腿及脊柱骨折者,不宜随意搬动,应临时就地固定。 6.固定应松紧适宜。 清创术 【适应证】 各种类型开放性损伤视为新鲜伤口,具备以下条件者: 1.伤后 6~8h 以内者。 2.伤口污染较轻,不超过伤后 12h 者。 3.头面部伤口,一般在伤后 24~48h 以内,争取清创后一期缝合。 【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做好各种解释工作,如行一期缝合的原 则。 若一期缝合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和局部表现, 若不缝合下一步的处理方法, 解释伤合功能、 美容的影响等。争取清醒病人配合,并签署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 2.器械准备无菌手术包、肥皂水、无菌生理盐水、3%双氧水、碘伏及 1:5000 新洁 尔灭溶液、无菌注射器、2%利多卡因、绷带、宽胶布、止血带等。‘ 3.戴帽子、口罩。 【操作步骤】 1.清洁伤口周围皮肤先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剃去伤口周围的毛发,其范围应距离伤 口边缘 5cm 以上,有油污者,用汽油或者乙醚擦除(以上步骤由巡回护士完成)。 2.手术者洗手、穿手术衣后戴无菌手套,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用肥皂水和无菌毛刷 刷洗伤口周围的皮肤,继以无菌盐水冲洗,一般反复冲洗 3 次,严重污染伤口可刷洗多次, 直至清洁为止,注意勿使冲洗肥皂水流人伤口内。 3.清洗、检查伤口术者不摘无菌手套,去除覆盖伤口的无菌纱布,用无菌生理盐水冲 洗伤口,并以夹持小纱布的海绵钳轻轻擦拭伤口内的组织,用 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待 创面呈现泡沫后,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擦干伤口内的冲洗液及伤口周围皮肤,检查 伤口内有无血凝块及异物,并检查伤口深度,有无合并神经、血管、筋腱与骨骼损伤,在此 过程中若遇有较大的出血点,应予以止血。如四肢创面有大量出血,可用止血带,并记录上 血带时间,此时,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4.皮肤消毒、铺无菌巾洗手、泡手后不戴无菌手套,以 0.75%碘酊消毒皮肤,铺无 菌巾。注意,勿使消毒液流人伤口内,必要时伤口周围局部麻醉。 5.清理伤口术者、助手再次消毒双手后,戴无菌手套,用手术剪清除伤口周围不整齐 的皮肤边缘 l~2mm, 失去活力呈灰白色或不出血呈紫色的皮肤应予以去除。 若切口过小, : 应扩大切口充分暴露。一般从伤口两端沿纵轴延长(有时须据功能和外观选择延长切口的方 向),深筋膜也应当做相应的切开,彻底止血,小的渗血可压迫止血,较大出血予以结扎, 尽量取净伤口内的异物,剪除伤口内失去活力的组织,由浅人深仔细清除,但不应将不该切 除的组织一并切除。对于手、面部及关节附近的伤口更应特别注意。脂肪组织易发生坏死、 液化而至感染,失去活力的筋膜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均应尽量予以切除。 6.去除坏死和失去活力的肌肉组织凡夹捏不收缩,切开不出血或无颜色改变的肌肉组 织,都要彻底切除或剪除。污染明显与骨膜分离的小碎骨片可以去除,较大的游离骨片或与 软组织相连的小骨片,予以保留,放回原位,以恢复解剖形态及功能,关节囊内的小游离骨 片必须彻底清除,并将关节囊缝合。 7.血管伤的处理不影响伤口血液循环的断裂血管,可予以结扎。若主要血管损伤,清 创后需进行动、静脉吻合或修补。将损伤的血管近、远端剥离清楚,用无损伤血管钳夹住两 端阻断血流,用小剪刀将血管外膜去除一端,将断端修剪整齐后对合两断端。用细丝线在两 侧各做一褥式缝合, 用生理盐水放人少许肝素冲洗管腔, 以防凝血块再凝固, 将两缝线牵紧, 用连续缝合法缝合前壁, 翻转血管按前法缝合后壁。 放松远端血管夹, 检查吻合口是否严密, 如无缝隙,即去除近端血管夹,恢复血运。 8.缝合伤口遵循清创缝合原则完成符合缝合要求的伤口,经上述步骤处理的伤口则为 清洁伤口, 再用无菌盐水冲洗伤口。 如手术台面无菌巾已浸透, 则应加盖无菌巾。 清理伤口, 由深层向浅层按局部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避免遗留无效腔,防止形成血肿,缝合时松紧度 要适宜,以免影响局部血运。用间断缝合法缝合皮下组织后,采用 70%乙醇消毒伤口周围 的皮肤,间断缝合法缝合皮肤。对齐皮缘,挤出皮下积血,再次用 70%乙醇消毒皮肤,覆 盖无菌纱布,并妥善包扎固定。 9.伤口表浅,止血良好,缝合后没有无效腔时,一般不必放置引流物。伤口深,损伤 范围大且重。污染重的伤口和无效腔可能存在有血肿形成时,应放置引流物。 【注意事项】 1.清创术前需综合评估病情,如有颅脑伤或胸、腹严重损伤,或已有轻微休克迹象者, 需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2.切除污染创面时,应由外向内、由浅人深,并防止切除后的创面再污染。 3.清创需彻底,异物需彻底清除,深筋膜需充分切开,有效解除深层组织张力。 4.术后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并根据伤情给予合适的抗生素预防感 染。 5.引流物在 24~48h 后,按分泌物的质与量决定是否取出、更换敷料。 脊柱损伤的搬运 用担架、木板或门板搬运。先使伤者两下肢伸直,两手相握放在身前。担架放在伤员一 侧,三人同时用手平抬伤员头颈、躯干及下肢,使伤员成一整体平直托至担架上。注意不要 使躯干扭转,特别注意勿使伤者呈屈曲体位时搬运。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另有一人专门托 扶头部,并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 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适应证】 适用于各种出血情况下的急救止血与包扎,尤其是大出血的急救处理,以压迫止血、保 护伤口飞固定敷料、减少污染、固定骨折与关节、减少疼痛。 【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与病人或家属交待病情,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清醒病人配合。 2.消毒用品、无菌纱布、棉垫、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亦可用清洁毛巾、手绢、 布单、衣物等替代。 【操作步骤】 止血方法: l.加压包扎法为最常用急救止血方法。用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 2.堵塞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垫等敷料堵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四头带 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常用于颈部、臀部等较深伤口。 3.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使血管闭合阻断血流达到止血 目的。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 4.屈曲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或胭窝内放置棉纱垫、毛巾或衣服 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 8 字形固定。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 同时因此方法令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5.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或经其他急救止血无效者。包括:①橡皮止血 带止血法:常用气囊止血带或长 lm 左右的橡皮管,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再以 左手指、示指、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缠 2~3 圈,并将橡皮管末端 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②绞紧止血法: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者毛巾替代橡 皮管,先垫衬垫,再将带子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短棒,旋转此短棒使带子绞 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短棒固定在肢体上。 包扎方法: 1.绷带包扎法主要用于四肢及手、足部伤口的包扎及敷料、夹板的固定等。包括:环 形包扎法——主要用于腕部和颈部;8 字形包扎法——用于关节附近的包扎;螺旋形包扎 法——主要用于上肢和大腿;人字形包扎法一—多用于前臂和小腿等。 2.三角巾包扎法依据伤口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三角巾包扎方法,常见的有: (1)头顶部伤口:采用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折叠约 3cm 宽,底边正中放在眉间上 部,顶尖拉向枕部,底边经耳上向后在枕部交叉并压住顶角,再经耳上绕到额部拉紧打结, 顶角向上反折至底边内或用别针固定。 (2)头顶、面部或枕部伤口: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额前,底边中点打结放在枕部,底 边两角拉紧包住下颌,再绕至枕骨结节下方打结,称为风帽式包扎法。 (3)颜面部较大范围的伤口:采用面具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下颌处,上 提底边罩住头面,拉紧两底角至后枕部交叉,再绕至前额部打结,包扎好后根据伤情在眼、 鼻、口处剪洞。 (4)头、眼、耳处外伤:采用头眼包扎法。三角巾底边打结放在鼻梁上,两底角拉向耳 后下,枕后交叉后绕至前额打结,反折顶角向上固定。 (5)一侧眼球受伤:采用单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 4 指宽的带形,将带子的上 1/3 盖住伤眼,下 2/3 从耳下至枕部,再经健侧耳上至前额,压住另一端,最后绕经伤耳上, 枕部至健侧耳上打结。 (6)双眼损伤;采用双眼包扎法。先将带子中部压住一眼,下端从耳后到枕部,经对侧 耳上至前额,压住上端,反折上端斜向下压住另一眼,再绕至耳后、枕部,至对侧耳上打结。 (7)下颌、耳部、前额或颞部伤口:采用下领带式包扎法。将带巾经双耳或颞部向上,长端 绕顶后在颞部与短端交叉,将二端环绕头部,在对侧颞部打结。 (8)肩部伤口:可用肩部三角巾包扎法、燕尾式包扎法或衣袖肩部包扎法包扎。燕尾式 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成燕尾式放在伤侧, 向后的角稍大于向前的角, 两底角在伤侧腋下打结, 两燕尾角于颈部交叉,至健侧腋下打结。 (9)前臂悬吊带:前臂大悬吊带适用于前臂外伤或骨折,方法:将三角巾平展于胸前, 顶角与伤肢肘关节平行,屈曲伤肢,提起三角巾下端,两端在颈后打结,顶尖向胸前外折, 用别针固定。前臂小悬吊带适用于锁骨、肱骨骨折、肩关节损伤和上臂伤,方法:将三角巾 叠成带状,中央放在伤侧前臂的下 l/3,两端在颈后打结,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10)胸背部伤口:包括单胸包扎法、胸背部燕尾式包扎法、胸背部双燕尾式包扎法。 (11)腹部伤口:包括腹部兜式包扎法、腹部燕尾式包扎法。 (12)臀部伤口:单臀包扎法。需两条三角巾,将一条三角巾盖住伤臀,顶角朝上,底边 折成两指宽在大腿根部绕成一周作结; 另一三角巾折成带状压住三角巾顶角, 围绕腰部一周 作结,最后将三角巾顶角折回,用别针固定。 (13)四肢肢体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度的带状,在伤口部环绕肢体包扎。 (14)手(足)部三角巾包扎法:将手或足放在三角巾上,与底边垂直,反折三角巾顶角至 手或足背,底边缠绕打结。 3.四头带包扎法主要用于鼻部、下颌、前额及后头部的创伤。 4.毛巾飞被单、衣服包扎操作方法同前。 5.特殊损伤的包扎 (1)开放性颅脑损伤:用干净的碗扣在伤口上,或者用敷料或其他的干净布类做成大于 伤口的圆环,放在伤口周围,然后包扎,以免包扎时骨折片陷入颅内,同时保护膨出的脑组 织。 (2)开放性气胸:如胸部外伤伴有气胸,对较小的伤口采用紧密包扎,阻断气体从伤口 进出。可先用厚敷料或塑料布覆盖,再用纱布垫或毛巾垫加压包扎。对伤口较大或胸壁缺损 较多,可用葫芦形纱布填塞压迫。先用一块双侧凡士林纱布经伤口填塞胸腔内,再在其中心 部位填塞干纱布,外加敷料,用胶布粘贴加压固定。 (3)肋骨骨折:胸部外伤伴有多发肋骨骨折,可用衣物、枕头等加压包扎伤侧,以遏制 胸壁浮动,必要时可将伤员侧卧在伤侧。单根肋骨骨折可用宽胶布固定:用胶布 3~4 条, 每条宽 7~8cm,长度为胸廓周径的 2/3,在病人最大呼气末时固定,从健侧肩胛下向前 至健侧锁骨中线)开放性骨折并骨端外露:包扎时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如自行还纳还需特别注明。 (5)腹部外伤并内脏脱出:脱出的内脏不能还纳,包扎时屈曲双腿,放松腹肌,将脱出 的内脏用大块无菌纱布盖好,再用干净饭碗、木勺等凹形物扣上,或用纱布、布卷、毛巾等 做成圆圈状,以保护内脏,再包扎固定。 【注意事项】 1.迅速暴露伤口并检查,采取急救措施。 2.有条件者应对伤口妥善处理,如清除伤口周围油污,局部消毒等。 3.使用止血带必须包在伤口的近心端;局部给予包布或单衣保护皮肤;在上止血带前 应抬高患肢 2~3 分钟,以增加静脉血向心回流;必须注明每一次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 45~60 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止血带的时间为 3~5 分钟,松开止血带之前应用 手压迫动脉干近端;绑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搏动为好。 4.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覆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没有无菌敷料则尽量应用相对清 洁的材料,如干净的毛巾,布类等。 5.包扎不能过紧或过松,打结或固定的部位应在肢体的外侧面或前面。 骨髓穿刺术 【适应证】 1.各种白血病的诊断、治疗效果观察。 2.多种血液病的诊断,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 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禁忌证】 血友病。 【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检查过程及可能发生情况,并签字。 3.器械准备骨髓穿刺包、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以 及胶布。 4.操作者熟悉操作步骤,戴口罩、帽子。 【操作方法】 1.选择穿刺部位①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 l~2cm 的髂嵴上;②髂后上棘 穿刺点, 位于骶椎两侧, 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③胸骨穿刺点: 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一、 二肋间隙的位置;④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 2.体位胸骨和髂前上棘为穿刺点时,病人取仰卧位;棘突为穿刺点时病人取坐位或侧 卧位;髂后上棘为穿刺点时病人取侧卧位。 3.术者带无菌手套,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盖无菌洞中,用 2%利多卡因作局部皮肤、 皮下及骨膜麻醉。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位置上(胸骨穿刺约 1.0cm,髂骨穿刺约 1.5cm)。术后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胸骨穿刺时,应保 持针体与胸骨成 30~40 角)。针尖接触骨质后,左右旋转针体,缓慢钻刺,当感到阻力消 失、穿刺针在骨内固定时,表示针尖已进入髓腔。 5.拔出针芯,放在无菌盘内,接上 10ml 或 20ml 无菌干燥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 适量骨髓液送检(首先应抽吸 0.1~0.2ml 用作制备骨髓涂片, 若需作骨髓细菌培养或造血干 细胞培养,应在制备骨髓涂片后再抽吸 1~2ml 骨髓液送检)。 6.抽取的骨髓液滴在载玻片上,迅速作有核细胞计数并涂片数张备用。 7.若未能抽出骨髓液,应再插入针芯,稍加旋转针体,或再钻人少许或退出少许,拔 出针芯,再行抽吸。若仍抽不出骨髓液,则应考虑更换部位穿刺或作骨髓活组织检查术。 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一起拔出,随即 将纱布盖住针孔,并按压数分钟,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 【术后处理】 1.术后应嘱病人静卧休息,同时做好标记并送检骨髓片,清洁穿刺场所,做好穿刺记 录。 2.抽取骨髓和图片要迅速,以免凝固。需同时作周围血涂片,以作对照。 【注意事项】 1.术前应做止、凝血检查。有出血倾向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血友病者禁止做本项 检查。 2.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防折断。 3.胸骨穿刺时,不应用力过猛,避免穿透内侧骨板。 4.若穿刺时感到骨质坚硬,穿不进髓腔时,应做骨骼 X 线检查,以除外大理石骨病。 不可强行操作,以防断针。 手术基本操作 切开、止血、缝合、打结与拆线 切开 【手术刀的传递及执法】 1.传递手术刀时,递者应握主刀片与刀柄衔接处,背面朝上,将刀柄的尾部交给术者, 切不可刀刃朝向术者传递,以免刺伤术者。 2.依据切开部位、切口长短、手术刀片的大小,旋转合适的执刀方法。 执弓式:用于胸腹部较大切口。 抓持法:用示指压住刀背,下刀有力,用于坚韧组织的切开。 执笔法:动作和力量放在手指,使操作轻巧,精细。 反挑法:刀刃向上挑开组织,以免损伤深部组织及器官,常用于浅表脓肿的切开。 【切开方法】 切割前固定皮肤, 小切口由术者用拇指和示指在切口两侧固定。 较长切口由助手在切口 两侧或上下用手指固定。切开皮肤时,一般可使用垂直下刀、水平走刀、垂直出刀,要求用 力均匀,皮肤和皮下组织一次切开,避免多次切割和斜切。 止血 彻底止血不但可防止手术止血,还可以保证手术区域清晰,便于手术操作,保证手术安 全进行。止血方法有压迫、结扎、电凝、缝合、止血剂填塞以及使用激光刀、冷刀和新近发 明的离子刀等。 【压迫止血】 适用于较广泛的创面渗血;对较大血管出血一时无法显露出血点时,可暂时压迫出血, 在辨明出血的血管后,再进行结扎止血。 1.一般创面用于纱布直接压迫出血数分钟,即可控制止血。 2.渗血较多时,可用热生理盐水纱布压迫创面 3—5 分钟,可较快控制渗血。 3.出血量大、病情危急时,可用纱布条或纱布垫填塞压迫止血,一般 3~5 天病情稳 定后再逐步取出。 4.局部药物止血法用可以吸收的止血药物填塞或压迫出血、渗血处,以达到止血目的。 常用的有明胶海绵、羟甲基纤维素纱布及中草药提取的止血粉等。 5.骨髓腔出血时,可用骨蜡封闭止血。 【结扎止血】 结扎止血是常用的止血方法, 光用止血钳的尖端对准出血点准确地夹住, 然后用适当的 丝线.单纯结扎止血先用止血尖钳夹出血点,然后将丝线绕过止血钳下的血管和周围少许 组织, 结扎止血。 结扎时, 持钳者应先抬起钳柄,当结扎者将缝线绕过止血钳后,下落钳柄, 将钳头翘起, 并转向结扎者的对侧, 显露结扎部位, 使结扎者打结方便。 当第一道结收紧后, 应随之以放开和拔出的动作撤出止血钳, 结扎者打第二道结。 遇到重要血管在打好第一道结 后,应在原位稍微放开止血钳,以便第一道结进一步收紧,然后再夹住血管,打第二道结, 然后再重复第二次打结。 2.缝扎止血适用于较大血管或重要部位血管出血。先用止血钳钳夹血管及周围少许组 织,然后用缝针穿过血管端和组织并结扎,可行单纯缝扎或 8 字形缝扎。 【注意事项】 1.钳夹止血时必须看清出血的血管,然后进行钳夹,不宜钳夹血管以外的过多组织。 2.看不清时,可先用纱布压迫,再用止血钳钳夹。不应盲目乱夹,尽可能一次夹住。 3.对大、中血管,应先分离出一小段,再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血管两侧,中间切断,再 分别结扎或缝扎。 4.结扎血管必须牢靠,以防滑脱。对较大血管应予以缝扎或双重结扎止血。 5.钳的尖端应朝上,以便于结扎。撤出止血钳时钳口不宜张开过大,以免撑开或可能 带出部分结在钳头上的线结,或牵动结扎线撕断结扎点而造成出血。 6.结扎常用的有方结、外科结、三重结。其中方结最为常用,对于大血管或有张力缝 合后的多用外科结,对于较大的动脉及张力较大的组织缝合则多用三重结。 【电凝止血】 1.利用高频电流凝固小血管止血,实际上是利用电热作用使血液凝结、碳化。 2.适用于皮下组织小血管的出血和不适易用止血钳钳夹结扎的渗血。但不适用于较大 血管的止血。操作时可先用止血钳将出血点钳夹,然后通电止血;也可用单极或双极电凝镊 直接夹住出血点即可止血。 缝合 缝合方法种类繁多,不同部位,不同组织常采用不同的缝合针、缝合线及缝合方法。根 据缝合后切口边缘的形态分为单纯缝合、内翻和外翻合三类【单纯缝合】 单纯缝合为手术中最简单、最常用的缝合方法,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膜,腱膜及腹 膜等。间断缝合用于皮肤、 皮下和腱膜的缝合。8 字缝合为双间断缝合, 用于张力大的组织、 肌腱及韧带的缝合。 连续缝合多用于腹膜和胃肠道后壁的内层吻合。 锁边缝合用于胃肠道后 壁内层的吻合,并有较明显的止血效果。 【内翻缝合】 内翻缝合多用于胃肠道吻合,将缝合组织内翻,缝合后边缘内翻,外面光滑,可减少污 染,促进愈合。连续全层内翻缝合,用于胃肠道吻合的前壁全层缝合。间断内翻缝合常用于 包埋组织,也属于浆肌层缝合。 【外翻缝合】 缝合时使组织边缘向外翻转, 有利于保证内面光滑及皮肤切口的愈合, 在血管吻合中常 用。常用的外翻缝合法为间断褥式缝合。它分为垂直褥式缝合和水平褥式缝合两种。 【减张缝合】 常用于腹部手术后,当切口张力过大飞污染重、病人营养不良、术后切口裂开可能性较 大时, 多采用减张缝合, 缝合时要求腹膜外全层缝合。 可采用单纯间断缝合、 水平褥式缝合、 垂直褥式缝合,缝合打结时,常自缝线穿一硅胶或橡皮管以防止缝线)单手打结法:其特点为简便迅速,故而常用。 (2)双手打结法:其特点为结扎较牢故,但速度较慢。 (3)器械打结法:即止血钳打结法,术者用持针钳或止血钳打结,适用于深部狭小手术 视野的结扎、肠线结扎或结扎线.打结要点两手用力要相等,两手用力点及结扎点三点在一个面成一线,不能向上提 拉,以免撕脱结扎点造成再出血。打第二个结时,第一个线结注意不能松扣。 拆线 组织内的缝线无需拆除,皮肤缝线需要拆除,拆线时间根据缝合部位和手术方式决定, 一般头、面、颈部伤口 4~5 天拆线,胸、腹、背、臀部伤口 7~9 天拆线 天拆线 天拆线 天拆线 揭开敷料,暴露缝合口,用汽油或松节油棉签擦净胶布痕迹。 2.用 2%碘酒,70%酒精或碘伏先后由内至外消毒缝合口及周围皮肤 5~6cm,待干。 3.检查切口是否已牢固愈合,确定后再行拆线.用无齿镊轻提缝合口上打结的线头,使埋于皮肤的缝线露出,用线剪将露出部剪断, 轻轻抽出,拆完缝线后,用酒精棉球再擦拭 1 次,盖以敷料,再以胶布固定。若伤口愈合 不可靠,可间断拆线.如伤口表面裂开,可用蝶形胶布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后,将两侧拉合固定,包扎。 6.拆线时动作要轻,不可将结头两端线同时剪断,以防缝线存留皮下。 【注意事项】 1.剪线时的部位不应在缝合线的中间或线结的对侧,否则拉出线头时势必将暴露在皮 肤外面的、已被细菌污染的部分缝合线拉过皮下,增加感染机会。 2.拆线时最好用剪尖去剪断缝合线,可避免因过分牵引缝合线而导致疼痛和移动缝线.拆线 天应观察伤口情况,是否有伤口裂开,如伤口愈合不良或裂开时,可 用蝶形胶布牵拉和保护伤口至伤口愈合。 4.遇到下列情况,应考虑延迟拆线:①严重贫血、消瘦和恶病质者;②严重失水或水、 电解质代谢紊乱尚未纠正者; ③老年体弱及婴幼儿病人伤口愈合不良者; ④伴有呼吸道感染, 咳嗽没有消除的胸腹部伤口;⑤切口局部水肿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者。 腰椎穿刺术 【适应证】 1.腰椎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病变、脑瘤等 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2.用于鞘内注射药物。 3.测定颅内压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等。 【禁忌证】 1.可疑颅高压、脑疝。 2.可疑颅内占位病变。 3.休克等危重病人。 4.穿刺部位有炎症。 【术前准备】 l.了解病情,作必要的体格检查,如意识状态、生命征等。 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检查过程、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应对措施,并签 字。 3.器械准备腰椎穿刺包、脑压表、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手套、洞巾、注射器、 纱布以及胶布。 4.操作者熟悉操作步骤,戴口罩、帽子。 【操作步骤】 1.体位病人侧卧位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双手抱膝紧贴腹 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协助使病人躯干呈弓形。 2.确定穿刺点双侧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 3~4 腰椎棘 突间隙。有时可上移或下移一个腰椎间隙。 3.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盖洞巾,用 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 醉。 4.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或略向头侧缓慢刺人。 成人进针深度约 4~6cm,儿童则为 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 失的落空感。此时将针芯慢慢抽出,可见脑脊液流出。 5.测量脑脊液压力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 70~ 180mmH2O,或 40~50 滴/分钟。Queckenstedt 试验:是了解蛛网膜下隙是否阻塞的 一个试验乙。方法是在初次测压后,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 10 秒,再压迫另一侧,最后 双侧同时按压。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 10~20 秒,迅速降至原来水平,此为梗阻试验阴性。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去除压力后压力缓慢 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颅内压增高者禁做此试验。 6.撤去测压管,根据检测要求收集脑脊液送检。 7.插入针芯后,拔出穿刺针,盖消毒纱布并用胶布固定。 【术后处理】 1.术后病人去枕俯卧(若有困难可平卧)4~6h,以免引起低颅压头痛。测血压并观察病 情有无变化。 2.根据临床需要填写检验单,分送标本。 3.清洁器械及操作场所。 4.做好穿刺记录。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禁忌证疑有颅内压增高且眼底有视盘明显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病人处于 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时,禁忌穿刺。 2.穿刺时,病人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做相应处理。 3.鞘内注药时,应先放出适量脑脊液,然后以等量液体稀释药物后注入。 腹腔穿刺术 【适应证】 1.诊断未明的腹部损伤、腹腔积液,可作诊断性穿刺。 2.大量腹腔积液致腹部胀痛或呼吸困难时,可穿刺放液以缓解症状。 3.某些疾病如腹腔感染、肿瘤、结核等可以腹腔给药治疗。 【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签字。 3.术前嘱患者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 4.器械准备腹腔穿刺包、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以 及胶布。 5.操作者熟悉操作步骤,戴口罩、帽子。 【操作步骤】 1.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平卧位、半卧位或稍左侧卧位,并尽量使病人舒适,以便能耐 受较长手术时间。 2.选择适宜的穿刺点①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 交点处,不易损伤 腹壁动脉; ②侧卧位穿刺点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叉处较为安全, 常用于诊断性穿 刺; ③脐与耻骨联合连线cm 处,无重要器官 且易愈合;④少数积液或包裹性积液,可在 B 超引导下定位穿刺。 3.戴无菌手套,穿刺部位常规消毒及盖洞巾,用 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腹膜壁层做局 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人腹壁,然后倾斜 45~~ 601~ 2cm 后再垂直刺于腹膜层,待感针峰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头已穿过腹膜壁层即 可抽取腹水,并将抽出液放人试管中送检。作诊断性穿刺时,可直接用 20ml 或 50ral 注射 针及适当针头进行。大量放液时,可用 8 号或 9 号针头,并在针座接—橡皮管,再夹输液 夹子以调节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以备测量和化验检查。主要放液不宜过多过快,肝硬化 患者一般—次不宜超过 3000ml。 【术后处理】 1.术后嘱病人平卧休息 l~2h,避免朝穿刺侧卧位。测血压并观察病情有无变化。 2.根据临床需要填写检验单,分送标本。 3.清洁器械及操作场所。 4.做好穿刺记录。 【注意事项】 1.术中应随时询问病人有无头晕、恶心、心悸等症状,并密切观察病人呼吸、脉搏及 面色等,若有异常应停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 2.放液后应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再用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应束以多头腹带, 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休克。 3.对大量腹水病人,为防止漏出,可斜行进针,皮下行驶 l~2cm 后再进入腹腔。术 后嘱病人平卧, 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漏出。 若有漏出, 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 胸腔穿刺术 【适应证】 1.诊断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可作诊断性穿刺,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学和生化学 检查以明确病因。 2.治疗胸腔大量积液、气胸产生压迫症状,可抽液或抽气以减压;急性脓胸或恶性肿 瘤侵及胸膜引起积液,可抽液或注入药物。 【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签字。 3.器械准备胸腔穿刺包、无菌胸腔引流管及引流瓶、皮肤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 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以及胶布。 4.操作者熟悉操作步骤,戴帽子、口罩。 【操作步骤】 1.病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自然呼吸。卧床者可取 半坐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穿刺点可行超声波定位,或选在胸部叩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一般取肩胛下角线 肋间;也可选腋中线 肋间或腋前线 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 最好结合 X 线或超声定位,以确保穿刺成功。气胸病人选择锁骨中线.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覆盖无菌洞巾。 4.选下一肋骨的上缘为穿刺点,用 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先注射皮下出现皮肤橘皮 样皮丘改变,然后自皮至胸膜层进行逐次麻醉。 5.术者以左手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在局麻部位缓缓刺人,当 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明已穿人胸膜腔。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人过深 损伤肺组织。穿刺针可应用三通穿刺针或较粗的长针后接胶皮管,穿刺前应关闭三通针,先 将胶皮管用止血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穿人胸膜腔后再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或 松开胶皮管止血钳,抽取胸腔积液。 6.抽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术后处理】 1.术后嘱病人卧位或半卧位休息半小时,测血压并观察病情有无变化。 2.根据临床需要填写检验单,分送标本。 3.清洁器械及操作场所。 4.做好穿刺记录。 【注意事项】 1.胸穿前应向病人说明胸穿的目的,消除顾虑。 2.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 昏厥等胸膜变态反应等,或者出现连续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皮下 注射 0.1%肾上腺素 0.3~0.5m1,并给予其他对症治疗。 3.抽液不宜过快、过多。诊断性抽液,50~100ml;减压抽液,首先不超过 600ml, 以后抽液不超过 1000ml。但脓胸则应尽量抽净。检查瘤细胞时,至少抽取 100ml,并立即 送检。 4.严格无菌操作,胸穿过程中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避免在第 9 肋以下穿刺,以免穿破膈肌。进针部位沿肋骨上缘以免损伤肋间血管。 6.恶性胸腔积液,可在胸穿积液后注入化疗药物或硬化药诱发化学性胸膜,促进脏层 与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 动脉穿刺技术 【适应证】 1.严重休克需急救的病人,经静脉快速输血后情况未见改善,须经动脉提高冠状动脉 灌注量及增加有效血容量。 2.麻醉或手术期以及危重病人持续监测动脉血压。 3.施行特殊检查或治疗,如血气分析,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治疗,心导管置入,血液透析 治疗等。 【禁忌证】 1.慢性严重心、肺或肾脏疾病、晚期肿瘤。 2.周围皮肤炎症或动脉痉挛以及血栓形成。 3.有出血倾向者。 【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清醒病人配合。 2.如果部位需要,可先行局部备皮。 3.器械准备清洁盘,小切开包,穿刺针、导引导丝及动脉留置导管;0.4%枸橼酸钠 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液,加压装置。 【操作步骤】 以桡动脉穿刺为例: 1.腕下垫纱布卷,背伸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洞巾。 2.术者戴好帽子口罩,立于病人穿刺侧,戴无菌手套,以左手示指和中指在桡侧腕关 节上 2cm 动脉搏动明显处固定欲穿刺的动脉。 3.右手持注射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 40 度角刺人。如 见鲜红色血液直升人注射器,表示已刺人动脉。 4.用左手固定原穿刺针的方向及深度,右手以最大速度注射药液或采血。操作完毕, 迅速拔出针头,局部加压不得少于 5 分钟。 【注意事项】 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如抽出暗黑色血液表示误人静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点 3~5 分钟; 3.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防损伤血管; 4.穿刺盾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栓形成; 静脉穿刺技术 【适应证】 1.需长期输液而外周静脉因硬化、塌陷致穿刺困难者; 2.需行肠道外全静脉营养者; 3.危重病人及采血困难病人急症处理; 4.中心静脉压测定。 【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清醒病人配合。 2.如果部位需要,可先行局部备皮。 3.器械准备清洁盘,穿刺针包。 【操作步骤】 以股静脉穿刺为例 1.病人取平卧位其穿刺下肢轻微外展外旋,在腹股沟韧带中心的内下方 1.5~3.0cm, 股动脉搏动内侧为穿刺点。 2.术者戴好帽子口罩立于病人一侧,消毒局部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于穿 刺点处轻轻压迫皮肤及股静脉并稍加固定。 3.右手持注射器向左手示指中指固定的穿刺点刺人,进针方向与穿刺部位的皮肤呈 30~45 度角、顺应血流方向或成垂直方向,边进针边抽吸缓缓刺人。 4.当穿刺针进入股静脉后,即有静脉血液回流人注射针管内,再进针 2~4mm 即可 采血或注射药物。 5.若未能抽出血液则先向深部刺人,采用边退针边抽吸至有血液抽吸出为止,或者调 整穿刺方向、深度或重新穿刺。 6.穿刺完毕,拔出针头并消毒皮肤,盖上无菌小纱布,局部压迫 3~5 分钟,以防出 血,再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如抽出鲜红色血液表示误人动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点 5 分钟。 3.尽量避免反复穿刺,一般穿刺 3 次不成功应停止。 4.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栓形成。 三腔二囊管止血法 操作步骤如下: 1.操作者戴帽子口罩,戴手套,认真检查双气囊有无漏气和充气后有无偏移,通向双气 囊和胃腔的管道是否通畅。远端 45、60、65cm 处管外有记号,标明管外端至贲门、胃、 幽门的距离,以判断气囊所在位置。检查合格后抽尽双囊内气体,将三腔管之先端及气囊表 面涂以液体石蜡,从病人鼻腔插入,到达咽部时嘱病人吞咽配合,使三腔管顺利进入 65cm 标记处。 2.用注射器先注入胃气囊空气 250~300ml, 使胃气囊充气, 即用止血钳将此管腔钳住。 然后将三腔管向外牵引,感觉有中等弹性阻力时,表示胃气囊已压于胃底部,适度拉紧三腔 管,系上牵引绳,再以 0.5kg 重沙袋(或盐水瓶)通过滑车固定于床头架上牵引,以达到 充分压迫的目的。 3.经观察仍未能压迫止血者,再向食管囊内注入空气 100~200ml,然后钳住此管腔, 以直接压迫食管下段的扩张静脉。 4.首次胃囊充气压迫可持续 24 小时,24 小时后必须减压 15~30 分钟。减压前先服石 蜡油 20ml,10 分钟后,将管向内略送人,使气囊与胃底黏膜分离,然后,去除止血钳,让 气囊逐渐缓慢自行放气,抽吸胃管观察是否有活动出血,一旦发现活动出血,立即再行充气 压迫。如无活动出血,30 分钟后仍需再度充气压迫 12 小时,再喝石蜡油、放气减压,留 管观察 24 小时,如无出血,即可拔管。拔管前必须先喝石蜡油 20ml,以防胃黏膜与气囊 粘连,并将气囊内气体抽净,然后才能缓缓拔出。 5.食管气囊压迫持续时间以 8~12 小时为妥,放气 15~30 分钟。 6. 压迫止血后,应利用胃管抽吸胃内血液,观察有无活动出血,并用冰盐水洗胃,以 减少氨的吸收和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通过胃管可注入止血药、制酸剂等,一般不主张注入 药物。 简易呼吸器操作步骤 1、洗手带口罩。 2、(口述:发现患者呼吸微弱)摇晃患者双肩(口述:你怎么了?)左右交替单手看 患者瞳孔【共计 10 秒】(口述:现在患者呼吸音微弱,快推抢救车来!) 3、组装简易呼吸器 将简易呼吸器储气袋反折(同时将面罩)放入至治疗盘内。手套、 弯盘及纱布放于治疗盘内。 4、(口述:解开患者衣服、裤子,去枕)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左手带手套,将纱布展 开缠绕于左手食指中指,右手取弯盘至患者口角处(弯盘凹陷处对口角,距离不要太近), 左手两指伸入患者口中从上至下绕一圈同时右手固定患者后脑勺, 取下手套及纱布置于弯盘 内(口述:患者口腔无义齿),双手放于患者两耳处,还原患者头部。 5、吸氧。 (口述:用氧环境安全,周边无明火) 调整氧流量至 10/L(8-10/L) 6、将连接管的另一端接至简易呼吸器的进气阀上(同时将储氧袋展开向下充氧) 7、取面罩至患者口鼻处(尖头向上),开放气道(右手放在患者下颌,左手固定患者前 额往后下),取简易呼吸器,左手固定面罩(中指、无名指、小指(构成“E”字)钩住下 颌,打开气道;拇指、食指(构成“C”字)固定面罩),右手挤压简易呼吸器球体。 8、右手挤压球体前端,以一个循环 4 秒为准(吸/呼比为 1:1.5,即挤/放为 1.5:2.5 秒),1 分钟做 15 个循环(12-16 次/分,每次挤气量为 500-1000ML),同时观察胸廓 的起伏 9 、作 15 个循环后手不松,口述患者血压,脉氧正常,面色、口唇红润,停止操作。 分离面罩与简易呼吸器,关小氧气开关,同时右手持简易呼吸器,左手分离连接管接流量表 处,缠绕连接管,将简易呼吸器与连接管放于治疗盘内,复位患者头部。 10、 还原枕头(右手抬头左手拉枕头),衣服,穿裤子。 插胃管术的操作方法 适应症: ①胃扩张。幽门狭窄及食物中毒等。 ②钡剂检查或手术治疗前的准备。 ③昏迷、极度厌食者插管行营养治疗。 ④口腔及喉手术须保持手术部位清洁者。 ⑤胃液检查。 禁忌症: 严重的食管静脉曲张、 腐蚀性胃炎、 鼻腔阻塞、 食管或贲门狭窄或梗阻, 严重呼吸困难。 详细讲解插胃管术的操作方法。 工具/原料 训练病人插管时的配合动作,以保证插管顺利进行。 器械准备:备消毒胃管、弯盘、钳子或镊子、10ml 注射器、纱布、治疗巾、石蜡油、 棉签、胶布、夹子及听诊器。 检查胃管是否通畅,长度标记是否清晰。 插管前先检查鼻腔通气情况,选择通气顺利一侧鼻孔插管。 步骤/方法 1.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 2.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段。 插胃管术的操作方法 3.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 4.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 插胃管术的操作方法 5.沿一侧鼻孔缓慢插入到咽喉部(14--16cm 处),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送 下。 6.插入深度为 45--55cm(相当于病人发际到剑突的长度),然后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 翼处。 注意事项 注意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抽: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如有胃液抽出,表示已插入胃内。 听:用注射器从胃管内注入少量空气,同时置听诊器于胃部听诊,如有气过水声,表示 胃管已插入胃内。 看: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碗内应无气体逸出,如有气泡连续逸出且与呼吸一致,表示误 入气管内。 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将胃管末端折叠用纱布包好,用夹子夹住,置病人枕旁备用。 穿脱手术衣 穿衣、戴手套 如戴干手套,应先穿手术衣后戴手套,如戴湿手套,则应先戴手套后穿手术衣。 1、有多件手术衣时,自上而下按顺序拿手术衣一件; 2、双手提起衣领处,将手术衣抖开; 3、将手术衣轻轻抛起; 4、两手插入衣袖内,两臂前伸,由助手(工作人员)协助穿上(图 1); 5、如为传统性手术衣,穿手术衣者交叉送腰带,由助手(工作人员)在背后系好带, 然后再戴手套(图 2); 6、穿新式(包背式)手术衣时,先戴手套,再系腰带; 7、戴手套(以戴干手套为例): ① 取适合术者型号的手套一付; ② 先左(或先右)手四指插入手套折内部,注意拇指不要碰到翻折的手套外侧; ③ 右(或左)手指先插入手套内,找到相应的指套位之后,拇指再插入手套内,直接 插入至各指末端; ④ 将手套的翻折部回盖住衣袖口; ⑤ 同样的方式戴上另一侧手套(图 3)。 8、新式(包背式)手术衣的细腰带方法: ① 穿手术衣者提起手术衣上的较长的系带远端交给带无菌手套的助手; ② 然后原地旋转一圈; ③ 接过助手送来的系带与另一条稍短的系带,且就近短系带的一侧腰部系紧(图 4)。 9、随后双手保持拱手姿势或双手插入胸前手术的裆袋走向手术台。 (四)连续(接台)手术 施行无菌手术后,接连下一台手术时,要更换手术衣、手套、并洗手。 按以下步骤进行: 1、洗去双手套上的血迹; 2、解开腰带,将手术衣向前翻转脱下,脱衣袖时,顺带将手套上部翻转于手上; 3、右手伸入左手套反折部之外圈中,脱下该手套,左手拿住右手套内面脱去该手套; 4、无需行清洁液洗手,按洗必泰制剂洗手步骤进行; 5、重新穿无菌手术衣、戴手套,才能实施下一台手术。 吸氧术 【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如肺炎、心力衰竭、末梢循环衰竭、一氧化碳中毒等。 2、肺弥散功能障碍,如肺水肿。 3、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操作方法】 1、装表 (1)先打开储氧筒总开关,放出小量氧气,冲掉气门上灰尘后关上总开关。 (2)给湿化瓶注入适量的湿化液(消毒蒸馏水或 25~75%酒精)。 (3)装好氧气流量表并旋紧,连接湿化瓶及导氧管、鼻导管。 (4)关好氧流量表上的开关,然后打开储氧筒总开关,观察氧气压力。调节流量表上 的小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再关流量表上开关,待用。 2、输氧 用湿棉签擦净患儿鼻孔。打开流量表上开关,将鼻导管放入水中,检查氧气 流出是否通畅,调节好氧流量(一般 0.5~1 升/分),将导管沾水后自鼻孔轻轻插入,长度 约为 1~2cm,用胶布固定鼻导管。 3、停氧 先拔出导管,按顺序先关流量表开关,再关储氧瓶开关,然后打开流量表开 关,放出余氧,再关此开关。 【注意事项】 1、从低流量开始,观察病人反应,依病情及血气监测调整吸入氧浓度(吸氧浓度%= 21+4×氧流量)。 2、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湿化,防治感染。 穿、脱隔离衣 【目的】 保护工作人员和病人,防止病原微生物播散,避免交叉感染。 【操作步骤】 穿隔离衣 1.穿隔离衣前要戴好帽子、口罩,取下手表,卷袖过肘,洗手。 2.手持衣领从衣钩上取下隔离衣,将清洁面朝向自己将衣服向外折,露出肩袖内口, 一手持衣领,另一手伸入袖内并向上抖,注意勿触及面部。一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另一 手露出来。依法穿好另一袖。两手持衣领顺边缘由前向后扣好领扣,然后扣好袖口或系上袖 带。 从腰部向下约 5cm 处自一侧衣缝将隔离衣后身向前拉,见到衣边捏住,依法将另一边 捏住,两手在背后将两侧衣边对齐,向一侧按压折叠,以一手按住,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 压住折叠处,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打一活结,系好腰带。 3.如隔离衣衣袖过长,可将肩部纽扣扣上。穿好隔离衣,即可进行工作。 脱隔离衣 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解开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塞入工作服内,暴露前臂。 消毒双手,从前臂至指尖顺序刷洗两分钟,清水冲洗,擦干;解开衣领;一手伸人另一 侧袖口内,拉下衣袖过手(用清洁手拉袖口内的清洁面),用遮盖着的手在外面拉下另一衣 袖;解开腰带,两手在袖内使袖子对齐,双臂逐渐退出。双手持领,将隔离衣两边对齐(如 挂在半污染区的隔离衣,清洁面向外;如挂在污染区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外),挂在钩上。 【注意事项】 1.隔离衣长短要合适,如有破洞应补好。穿隔离衣前,准备好工作中一切需用物品, 避免穿了隔离衣到清洁区取物。 2.穿隔离衣时,避免接触清洁物,系领子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衣领及工作帽。穿 着隔离衣,须将内面工作服完全遮盖。隔离衣内面及衣领为清洁区,穿脱时,要注意避免污 染。 3.穿隔离衣后,只限在规定区域内进行活动,不得进入清洁区。 4.挂隔离衣时,不使衣袖露出或衣边污染面盖过清洁面。 5.隔离衣应每天更换,如有潮湿或被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吸痰术 【目的】 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 【准备工作】 负压吸引器或中心负压装置,无菌治疗盘内置适当型号的吸痰管、治疗碗、生理盐水、 5%碳酸氢钠、纱布、注射器、无菌钳、无菌手套,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向清醒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连接吸引器,调节吸引器至适宜负压(压力为 40.0~53.3kPa,小儿吸痰压力 40kPa)。 3、病人头转向操作者,昏迷者可使用压舌板等。 4、用止血钳或戴手套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5、插入口腔或鼻腔,吸出口腔及咽部分泌物。 6 另换吸痰管,折叠导管末端,插入气管内适宜深度,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活、迅 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 7、拔出吸痰管后吸人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8、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 15 秒,如痰未吸尽,休息 2~3 分钟再吸。 9、使用呼吸机行气管插管内吸痰,方法是: (1)吸入高浓度氧气 l~2 分钟。 (2)气管插管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的混合液 5~lOml。 (3)将一次性吸痰管与吸引器连接,打开吸引器。 (4)断开与呼吸机连接的管道,将吸痰管插入适宜深度旋转上提。 (5)吸痰毕迅速连接好呼吸机。 (6)吸人高浓度氧气 1~2 分钟。 10、做好记录。 戴无菌手套 工具/原料 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浸泡于消毒溶液内,无菌溶液、无菌包布、无菌容器及物品、无 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做好准备工作。 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备齐用物。 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步骤/方法 1.洗净擦干双手 2.核对手套袋(包)外注明的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 3.打开手套袋 4.一手掀起手套袋外层,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手套内面) 5.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 6.同法掀起另一袋口,已袋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的翻边内(手套外面),取出手套 戴上 7.双手调整手套的位置 8.将手套翻转处套在工作服衣袖外 注意事项 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 而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 另一手套的里面。 戴手套后如发现破裂,应立即更换。 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胶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 严格区分无菌面和非无菌面, 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 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 内面或未戴手套的手。 发现手套破裂应立即更换。 脱手套时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 换 药 术 【适应证】 1、观察和检查伤口局部情况后需要更换敷料。 2、缝合伤口拆线,或拔除引流管的同时需要更换敷料。 3、伤口有渗出、出血等液体湿透敷料。 4、污染伤口、感染伤口、烧伤创面、肠造口、肠瘘、慢性溃疡,窦道等,根据不同情 况需每天换药一次或多次。 【禁忌证】 危重症需抢救患者。 【操作要点】 1、准备工作 ① 了解伤口情况 询问病人一般情况,告诉病人准备换药,用手揭开敷料,观察伤口情况,决定所需换药 的器械和物品后,暂时将敷料盖上伤口。洗净双手后,戴好帽子、口罩。 ② 换药的器械和物品的准备 A 使用换药包换药时,注意有效期限,根据换药所需添加相应的材料。 B 无换药包时,在换药车上铺上消毒巾 1 块,在靠近病床远侧放上无菌治疗碗 2 个(盛 无菌敷料和无菌棉球等),在靠近病床近侧放上弯盘 1 个(盛污染敷料等),镊子 2 把, 剪刀 1 把,盐水棉球、酒精棉球、小纱布、棉垫若干,盖上另一块消毒巾。备好胶布。 ③ 换药环境的准备 将换药车推至病床旁,开灯,关窗,与换药无关人员离开病房,关门,注意遮掩,协助 病人摆好体位,暴露换药区域。 2、具体操作 ① 暴露伤口:掀开换药车上消毒巾,用手拿掉伤口上的所有敷料放在弯盘里。洗手擦 干后,双手各持镊子一把,一把镊子接触伤口,一把镊子接触无菌物品。若伤口有粘住的最 里层敷料,先用盐水湿润后再用镊子揭去。 ② 消毒、清洁伤口:先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污染伤口由里向外,感染伤口 由外向里);再用盐水棉球轻沾伤口,较大的创面由里向外沾去分泌物,或用剪刀剪去坏死 组织。 ③ 盖上敷料:根据伤口情况应用外用药,(凡士林)纱布外敷,棉垫,胶布固定或绷 带包扎。 ④ 换药完毕:盖上换药车上的消毒巾,告诉病人换药完毕,询问病人有何不适,协助 病人盖好被子等。关灯,开窗,开门,推车离开。按规定丢弃污物,洗手。 【注意事项】 1、换药人员穿工作服,按无菌原则,剪短指甲,用肥皂水洗净双手,戴口罩和帽子, 先到病人床边向病人说明换药的目的和可能引起的感觉,消除病人对换药认识的误区和恐 惧。对小儿病人,更需说服家长,以协助工作。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养成良好的无菌操作习惯。 3、为多个病人换药,应先处理无菌伤口,然后处理感染伤口,恶性肿瘤的伤口和需消 毒隔离的伤口(如厌氧菌感染伤口)应放在最后换药。 4、高度传染性疾病(破伤风和气性坏疽感染等)的伤口换药时,应有专人负责处理, 必须严格遵守隔离处理的原则。 5、换药时态度要和蔼,动作要轻柔、迅速,关心体贴病人,避免不必要的暴露病人的 身体,避免过久暴露创面,冬季应注意病人的保暖,尽量减少病人在换药中的痛苦。 手术区消毒 无菌板块 一、戴无菌手套 1.如果手套带有滑石粉,手术开始前是否应先冲洗手套?为什么? 答:应当冲洗。因为滑石粉进入腹腔,可能刺激术野组织,加重炎症反应。 二、穿手术衣 1.一台手术结束,需要继续第二台手术,更换手术衣和无菌手套时,是先脱手套 还是先脱手 术衣? 答: 在助手的帮助下,先脱手术衣。 2.穿手术衣后,要确保哪些区域无菌无污染? 答:手术衣前面,上下从肩部到腰部,两侧腋中线.手术中术者肘部触及没有穿无菌手术衣的观摩者,怎么办? 答:更换手术衣或者带无菌套袖覆盖污染部位。 4.术中若两位手术者需要更换位置,该如何更换?理由何在? 答:背靠背转体换位。因为胸前均为无菌区,背靠背可以避免污染。 三、穿、脱隔离衣 1.脱隔离衣时,如果衣衫触及到面部,怎么处理? 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面部。 2.隔离衣一般多长时间更换?清洁部位是那些? 答:应当每天更换,潮湿或者污染的立刻更换。清洁部位是腰部以上。 3.穿了隔离衣,就可以进入清洁区,对吗? 答:不对,穿了隔离衣后,只能在规定区域内进行活动,不得进入清洁区。 4. 脱下来的隔离衣应如何放置? 答:脱下来的隔离衣应折叠悬挂,应将清洁面反叠向外,而不是污染面朝外。 四、手术区消毒 1. 感染切口与清洁借口的皮肤消毒一样吗? 答:不一样。感染切口皮肤消毒的方向是由外向内,清洁切口的皮肤消毒方向是 由内向外。 2. 铺好的四块手术巾在手术中是否可以移动?原则是什么? 答:可以,原则是只能由手术区往外移动,不可以向内移动。 3.各部位手术的消毒范围如何? 答: (1)头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头及前额。 (2)口、唇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 面唇、颈及上胸部。(3)颈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下唇,下至乳头,两侧 至斜方肌前缘。(甲状腺手术)(4)锁骨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颈部上缘, 下至上臂上、中 1/3 交界处和乳头上缘,两侧过腋中线)胸部手术皮肤 消毒范围:(侧卧位)前后过中线)乳 腺根治手术皮肤消毒范围:前至对侧锁骨中线,后至腋后线,上过锁骨及上臂, 下过肚脐平行线。如大腿取皮,则大腿过膝,周圈消毒。(7)上腹部手术皮肤 消毒范围:上至乳头、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下 腹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剑突、下至大腿上、中 1/3 交界处,两侧至腋中 线)腹股沟及阴囊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肚脐线 交 界处,两侧至腋中线.铺无菌巾、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铺巾、单顺序:先铺无菌巾,再铺无菌单。(2)铺巾顺序:先铺铺巾 者对侧,再铺会阴侧,再铺头侧,最后铺铺巾者一侧。(3)无菌手术切口周围 至少盖有四层无菌巾、单。 5.油污,胶布的去除方法?两次碘酊消毒间为什么要等待?等待时间是多少? 答:汽油,松节油清除。两次碘酊消毒间隔原因是为了充分灭菌,以及等待第一 次消毒略风 干后,再进行第二次消毒。一般等待 1 分钟。 6.胃手术是否要备皮?为什么? 答: 需要备皮。 备皮关系到术后切口感染和创口愈合的快慢, 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7.左半结肠癌消毒时,如果中间留有空白怎么办? 答:重新再消毒。 8.消毒会阴、黏膜、小儿消毒使用何种消毒液? 答:可用 0.1%洗必泰。 9.腹股沟直疝,问消毒范围和铺洞巾顺序。 答:上至肚脐线,两侧至腋中线 个治疗巾卷成球塞在阴 囊下,再按顺序铺 4 块治疗巾对面,下面,上面,铺巾者一面-上巾钳-铺头 架-铺中单-铺孔巾。 10.用 2-3%碘酊和 0.5%的碘伏消毒,在操作上有什么不同? 答:碘酊消毒涂擦皮肤 3 遍,待干后,需要用 70%Nacl 脱碘 2 遍,使用碘伏消 毒需要用 70% 酒精脱碘 11.在成人脐部消毒时,只能选用碘伏吗? 答:不是。可以用碘伏,也可以选用碘酊,酒精等消毒液 11.碘酒能不能杀灭芽孢? 答:可以。因为碘酒具有氧化破坏病原体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质的氨 基结合而使其变性沉淀,故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真菌、病毒和阿米巴原虫也 有杀灭作用,就连最不容易杀死的细菌芽孢,碘酊都能起到消毒作用,常见的如 破伤风芽孢涂用碘酒后就可消灭它。因此,碘酒常用于外伤伤口消毒。 12.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几遍? 答:2 遍 五、换药 1.阑尾炎术后 3 天伤口愈合好,问下一次换药是什么时候?换药时注意观察伤 口什么? 答:下一次换药时间一般为术后第 5—7 天。注意观察切口有无红肿、压痛和渗 出物等切口 感染的表现。 3.如果用碘酊消毒,两遍消毒之间应当间隔多长时间? 答:应当间隔 1~2 分钟或者等到前一次消毒液干燥之后,以达到消毒效果。 4.换药时,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躯干长轴相垂直,如果是斜切口 呢?斜着贴与躯干垂直吗? 答: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躯干长轴相垂直,其目的是为了敷料的稳定,与切口 方向关系不 大。 5.凡士林纱布和碘伏纱布的用途是什么?各自的禁忌证是什么? 答: 凡士林纱布, 及纱布上浸润有凡士林。 灭菌凡士林用于防止纱布与创面粘连, 具有润滑、 不粘伤口、促进肉芽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碘伏纱布,顾名思义及浸润了 碘伏的纱布。 6.粘贴胶布的方向是什么? 答: 盖上无菌干纱布, 以胶布粘贴固定, 胶布粘贴方向应与肢体或躯体长轴垂直。 倘创面广 泛、渗液多,可加用棉垫,或关节部位胶布不易固定时须用绷带包扎。 7.气性坏疽患者伤口换药需要注意什么? 答:换药时要注意隔离,换药后必须焚毁污物,器械特殊消毒 8.换药时发现创面肉芽出现水肿,选用 3-5%盐水湿敷,理由是什么? 答:3-5%的盐水是高渗盐水,利用高渗盐水湿敷,可以减轻肉芽水肿。 9.伤口处理结束后,如何预防破伤风? 答:主要方法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10.换药时候发现伤口红肿肉芽组织,怎么处理? 答:3-5%的盐水是高渗盐水,利用高渗盐水湿敷,可以减轻肉芽水肿。 11.引流条有几种? 答: (l)纱条:一般用于浅部伤口,有油纱条(浸凡士林或石蜡油制成)和盐水 纱条。(2)香烟式引流条:用于渗液不多的深部创腔。(3)胶管:较最常用。(4) 套管式塑料引流管:主要用于腹腔深处。(5)胶皮膜:用于腔隙较窄的伤口,如 脑、关节、甲状腺等手术切口,伤口可较快愈合。 12.手术伤口可见黄色液体是什么原因? 答:感染和脂肪液化 护理板块 (吸痰、吸氧、插胃管、导尿) 一、吸痰 1.吸痰时患者出现恶心、咳嗽明显,怎么处理? 答:如无紫绀等缺氧症状,可以调整吸痰管的深度,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在病 人吸气时插 到气管深部抽吸。如有缺氧,应暂停吸痰,待症状缓解后再吸痰。 2.上级医师在吸痰中,会左右旋转、上下提插的动作,为什么? 答:有些时候气管内分泌物稠厚,这样操作是增加吸痰管同分泌物的接触面,提 高吸痰效果。 3.一次吸痰持续时间最长为多少?再次操作间隔多长时间? 答:一次吸痰持续不超过 15 秒。间隔 3—5 分钟再吸。 二、吸氧 1.为什么大手术之后常给予吸氧 答:通常情况下,麻醉及疼痛等容易造成呼吸幅度哦受限,而导致缺氧。 2.湿化瓶的用途 答:使吸入气体保持一定的湿度。 3.从用氧安全的角度考虑,对氧气设备要注意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答:防火、防热、防油和防震等。 4.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吸氧时如何掌握吸氧浓度? 答:原则上给予低浓度吸氧。 5.吸氧的方法有哪些? 答:鼻导管法、面罩法、氧气枕发法、鼻塞法。 6.患者的吸氧目的是什么 答: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饱和度,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吸氧操作完成后记录什么内容? 答:记录给氧时间、氧流量。 给氧的时候为什么要检查鼻腔 答:清理异物分泌物,保持通畅 三、插胃管 1.胃管完全插入,是否能更好的引流? 答:不能。完全插入胃管在胃内容易盘曲,反而影响引流效果。 2.若在插胃管过程中,出现呛咳,如何处理? 答:立即拔管,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后,重新插胃管。 3.为什么胃管需要插入 45~1375px? 答:一般情况下,鼻孔至会厌部约 375px 会厌至贲门约 625px.,因此,1125px 时应当已经通过 贲门。继续推进约 250px,可以让胃管位于胃窦部,确保胃部引流效果。 4.胃管引流时,是否负压越大效果越好?为什么? 答:不是负压越大效果越好。负压过大可能使胃粘膜堵塞引流管入口,影响引流 效果,甚至 损伤胃黏膜。 5.在插胃管过程中,出现恶心,如何处理 答:暂停片刻,嘱患者深呼吸,缓解紧张,检查口腔内无胃管盘曲后继续操作 6.昏迷的患者插胃管时如何调整患者头位配合操作 答:先使患者头部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是的 15CM,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其 下颌部近胸 骨柄,这样可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胃管沿后壁滑行插入 四、三腔两囊管止血法 1.在三腔二囊管充气压迫后,如胃管通畅,如何直接判断止血效果/ 答:可以抽吸为内容物,并用生理盐水反复灌洗,若无鲜血抽出,则说明出血已 控制。 2. 三腔两囊管牵引过程中,为避免粘膜糜烂、损伤,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定期放气减压,避免牵引力过大。 3.为何使用三腔两囊管前要先给患者喝石蜡油? 答:可以减轻食管粘膜、胃黏膜与气囊的粘连,避免拔管时引起出血。 4. 三腔两囊管为何要定期放气? 答:避免长时间压迫食管下端或胃底粘膜,导致糜烂和缺血坏死。 五、导尿 1. 如果膀胱高度充盈,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多少量,为什么? 答:不应超过 1000ml,以免出现血尿或虚脱。 2.为男性患者导尿,为什么要将阴茎提起? 答:因为男性尿道较长,有两个生理弯曲即耻骨前弯和耻骨下弯,提起阴茎到一 定角度可方 便导尿管插入。 3.导尿术的适应症有哪些? 答:尿潴留、泌尿系手术后、急性肾衰竭记录尿量、不明原因少尿无尿并可疑尿 路梗阻、膀 胱冲洗、盆腔器官术前准备等。 4.用 Foley 导尿管导尿时,在给球囊注水前要特别注意什么问题? 答:一定要保证球囊完全位于膀胱内,以免注水时损伤尿道。 5.留置导尿超过 3 周,需要间断引流,间隔多少时间放尿一次? 答:间断引流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膀胱容量,需要将引流管夹闭,间隔 3—4 小时 开放一次。 穿刺板块 (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动静脉穿刺) 一、动脉穿刺术 1.血气分析检查时, 动脉穿刺抽血后,为什么要将注射器针头立即插入软木塞? 答:为了避免抽取的动脉血接触空气,影响血气分析的检测结果。 2.血气分析检查处在股动脉处采血,通常还可以在哪些动脉采血? 答:还可以在桡动脉或肱动脉处采血。 二、静脉穿刺术 1.如深静脉穿刺中误入动脉,应如何处理? 答:立即拔出穿刺针,局部压迫 5 分钟,如局部无明显淤血,可继续深静脉穿 刺。 2.深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需要长期输液者;需行全胃肠外营养者;采血困难者;需中心静脉压测定者 等。 3.四肢浅静脉穿刺部位分别是?如遇四肢无法穿刺,还有那些部位可以穿刺? 答:四肢浅静脉穿刺部位并无固定要求。择手足部位的较直、管腔稍粗一些的血 管。 如四肢无法穿刺,可以选择股静脉,颈外静脉等。 4.浅静脉炎有哪些表现? 答:局部红肿热痛,沿静脉走形呈条索硬化改变。 三、胸腔穿刺术 1.胸穿时为什么要求穿刺针从肋骨上缘进入? 答:避免损伤肋间神经、血管。 2.做诊断性胸腔穿刺时,通常应抽取多少胸水? 答:做诊断性胸腔穿刺时通常应抽取 50~100ml 胸水。 3.治疗性胸腔穿刺抽液量为多少? 答:首次抽液不超过 600ml, 以后每次不超过 1000ml。 4.气胸穿刺的部位。 答:锁骨中线 肋间或腋中线.胸腔穿刺刺到肺会引起什么病? 答:气胸 6.胸膜反应是什么? 答: 胸膜反应是指因诊断或治疗胸膜疾病行胸膜腔穿刺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连 续咳嗽、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甚至昏厥等一系列反应。是胸膜穿刺过 程中较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胸膜反应可明显减少 1.对于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量不超过多少?为什么? 答:一次放液量不超过 3000ml,放液过多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2.大量放腹水后,为了避免负压骤降,通常采取什么措施? 答:操作完毕后,腹部放置沙袋加压。 3.穿刺后为什么要腹带加压? 答:加腹带能防止腹内压迅速下降。 4.腹腔防大量积液时,如何操作才能避免腹水漏出? 答:进针操作要斜行进入。 5.腹穿进针角度为什么要先垂直再倾斜? 答:腹腔密闭,避免腹水外流 6.能不能一次抽净腹水? 答:不能。可能会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7.大量腹水腹穿时注意什么? 答:总量不冲超过 3000,加压包扎 五、腰椎穿刺术 1.腰椎穿刺后为什么要去枕平卧? 答:为了避免低颅压头痛。 2.腰椎穿刺术的禁忌证有哪些? 答:疑有颅内高压,且有明显视神经乳头水肿或 脑疝先兆者;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休克、衰竭、 濒危状态者;穿刺部位有炎症者。 3. 腰穿时出现落空感,说明针头穿过了哪些结构? 答:针头穿过了 六、骨髓穿刺术 1.如穿刺中未能抽取骨髓液,应如何处理? 答:应插入针芯,调整穿刺深度或方向;更换穿刺部位或作骨髓组织检查。 2.做骨髓涂片、骨髓培养时,应如何处理? 答: 骨髓涂片的骨髓吸取量以 0.1~0.2ml 为宜, 骨髓培养的骨髓吸取以 1~2ml 为 宜。 3.骨髓穿刺的部位有哪些? 答: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腰椎棘突、胸骨。 4.骨穿的位置,深度 答:穿透骨质,有落空感 急救板块 (清创缝合、骨折、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电除颤、止血包扎、外科基本操作) 一、清创术 1.哪些开放性伤口考虑清创后一期缝合 答:伤口 6~8 小时内;伤口污染轻的不超过 12 小时;头面部伤口在 24~48 小 时内可考虑一期缝合 2.清创的目的是什么 答:最大程度减少伤口的污染,为组织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3.伤口处理结束后,如何预防破伤风感染 答:术后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4.对开放性伤口进行检查时,要注意检查哪些组织有损伤? 答:要检查有无神经、血管、肌腱及骨骼等组织损伤. 5.清创时清理伤口要尽可能保留哪些组织? 答:应尽可能保留重要的血管、神经和肌腱 二、骨折 1.如果没有夹板类硬物,四肢骨折还可以如何固定? 答:下肢骨折可以应用健肢固定法,将患肢与健肢捆扎固定;上肢可以用三角巾 悬吊固定于 胸廓上 2.夹板长度为什么要超过骨折处上下关节? 答:通过限制骨折两端的活动,减少骨折断的移位,避免加重疼痛或导致更大的 损伤。 3.如果伤员伴有颈椎损伤,搬运时还应注意什么? 答: 一个托住其头部并向头端牵引,其余人协助一致将伤员平直抬到硬板上或木 板上,然后 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物等固定。 4.脊柱损伤患者的搬运原则是什么? 答:保持伤员脊柱伸直位,严禁脊柱弯曲。 5.骨折外固定目的?活动性出血要如何处理? 答:固定可以保持整复后的位置不变,促进骨折愈合。急救时外固定能避免二次 损伤,并 能避免骨折端活动,减轻病人痛苦。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法是加压于出血处,压住 出血伤口 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然后在伤口处用敷料加压包扎,并将伤部抬高,以控制 出血。慎用 止血带,但对出血不止的四肢大血管破裂,则可用橡皮止血带或充气止血带,须 衬以布料。 记录上带时间,每 1 小时松解 1 次,每次 1-2 分钟。解开止血带时不可突然 松开,同时 应压住出血伤口以防大出血造成休克。 6.胸椎骨折的搬运和脊柱损伤的搬运一样吗? 答:搬运是一样的,应注意保护颈部。 7. ①四肢闭合性管状骨骨折, 但股骨骨折因大腿肌牵拉力强大, 需结合持续骨牵引。 ③四肢陈旧性骨折,仍适合于手法复位者。 8.哪些病人不适合脊柱搬运? 答:(1)伴外伤出血休克,须先止血、输液,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进行。 (2)昏迷患者 三、心肺复苏 1.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同时停止, 一个人独自在现场抢救患者,如何同时进行人工 呼吸和胸外 按压急救? 答:单人抢救时,胸外心脏按压 30 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2 次(30:2)。按压 5 循环周期(约 2 分钟)对患者做一次判断,包括触摸颈动脉与观察自主呼吸的恢复。按压频率 100 次/分钟。 2.人工呼吸时,为了多给患者输送些氧气,是不是尽量多吹些气?时间多长合 适? 答:不是。每次呼气应在 1 秒钟以上即可见到胸部起伏为准。应该避免过度吹 气或吹气过于用力,以免心输出量下降。 3. 婴幼儿做胸外心脏校按压的部位在哪里? 答:婴幼儿心脏位置较高,应按压胸骨中部。 4. 5.边按压边观察,应如何操作? 答:每 5 个周期观察 1 次 6.颈动脉按住不能超过几秒?手离开时间不超过几秒? 答:不能双侧同时按压。单侧按压不超 10 秒,放开不超 1 秒。 7.人工呼吸时,吹气量是多少?如何简单判断效果? 答每次吹气量 400-600ML 以见到胸部有起伏为准 8.为评价抢救效果,暂停胸外心脏按压不要超过多长时间 答:不超过 15 秒。 9.人工呼吸时,患者取什么头位呼吸道最通畅? 答:头部后仰,下额向上提起,下额和耳垂连线与床面垂直。 四、简易呼吸器 1.若患者有自主呼吸,应该如何操作? 答:若患者有自主呼吸,应与之同步,即患者吸气初顺势挤压呼吸囊,达到一定 潮气量便完 全松开气囊,让患者自行完成呼吸动作。 2.使用简易呼吸器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①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

延伸阅读:

上一篇: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