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技能-豆丁网

  实践技能-豆丁网,安全防护高频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高频电属于非电 离辐射, 不同于放射线电离辐射, 对人体无明显伤害作用. 长期在高频电 环境中接触小剂量高频电的人 员中有人可能出现. 实践技能第一章 体格检查 第一节 心肺检查 一、心脏检查 心脏视诊心脏收缩时,心尖向胸壁冲击可引起局部胸壁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 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cm 处,距前正中线cm。观察时应注意位置、范围、强弱、节律等有无异常。 心脏触诊(1)心尖部抬举性冲动:将手指尖稍用力地按在心尖处,心脏收缩时将手指端抬起片 刻,是左心室肥厚的特征性体征,也见于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心前区抬举性冲动(胸骨左缘抬举性冲动):胸骨体下段及其左缘肋间隙近肋软骨 处,心脏收缩时出现强有力而较持久的搏动,主要由于肥厚的右心室壁由前向右移动,搏动 冲击胸壁所致,是右心室肥厚的可靠体征,可见于房间隔缺损。 (3)震荡:震荡是用手指触知的一种短促的拍击感。舒张期震荡位于胸骨左缘第二肋 间者,提示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位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者,则提示肺动脉瓣区第二心 音亢进;心尖部收缩期震荡提示第一心音亢进;心尖部或其内侧舒张期震荡提示舒张期奔马 律、第三心音亢进或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4)细震颤(猫喘):触知的一种微细的颤动感,为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体征。发生原 因:当血液流经一个口径狭窄的部位(瓣膜口或缺损口),至较宽广的部位时发生涡流,使 瓣膜、心壁或血管壁产生振动而传至胸壁所致。细震颤的强弱与血流速度、狭窄程度及两室 腔间的压力差大小有关,一般血流速度越快,瓣膜狭窄程度越重,压力差越大,则细震颤越 强。当狭窄极其严重,血流通过极少时,细震颤可消失。另外胸壁越薄,则细震颤越易触及。 心脏叩诊患者采取仰卧或坐位,检查者左手中指横置于肋间,也可与肋间垂直。 叩诊应依一定顺序进行。心左界的叩诊法:一般可自下而上,自外而内。先触及心尖搏动, 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由外向内沿肋间进行叩诊。心尖搏动不清楚者,可从左腋前线第 五肋间处开始叩诊,依次按肋间上移,叩诊每一肋间的清音变浊音并作记号,直至第二肋间。 连接各肋间的记号,即为心浊音界的左界。然后左侧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从肝浊音界的 上一肋间开始自外而内,依次按肋间上移至第二肋间,叩出每个肋间由清音变浊音处,并做 上记号,连接各肋间的记号,即为心浊音界的右界。再用硬尺平放于胸骨上测出各肋间的浊 音界距前正中线的距离。正常人心浊音界随年龄、体型而异。 第一心音:发生在心缩期,音调低,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在心尖搏动处(左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最清楚。心缩期心室射血引起大血管扩张及产生的涡流发出的低频振动, 及房室瓣突然关闭所引起的振动,是第一心音的主要成分,标志心室收缩期开始。 第二心音:发生在心脏舒张期,频率较主,持续时间较短。第二心音主要与主动脉瓣的关闭有关,标志心室舒张期开始。 第三心音:发生在快速充盈期末,是一种低频、低振幅的心音,是由于心室快速充盈期末,血流充盈减,流速突然改变,形成心室壁和瓣膜发生振动发出的声音。 第四心音:与心房收缩有关的一组心室收缩期前的振动,也称心房音。正常心房收缩没有声音,但异常有力的心房收缩和左室壁顺应性降低的情况下,心房收缩使心室充盈 的血量增加,心室进一步扩张,引起左室肌及二尖瓣和血液的振动,则可产生第四心音。 (5)收缩期杂音:发生于第一心音至第二心音之间的杂音,与第一心音相合者称为收 缩期早期杂音:距第一心音有一定距离者称为收缩中期杂音;在收缩期的较晚部分发生者称 为收缩晚期杂音;发生于整个收缩期者为全收缩期杂音。(6)舒张期杂音:发生于第二心音至下一个心动周期的杂音,亦可分为舒张早、中、 晚期杂音,如二尖瓣狭窄的舒张期杂音常出现在舒张中期及晚期。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 张期杂音则常为全舒张期。 (7)连续性杂音:若杂音连续在收缩期及舒张期出现称为连续性杂音。临床上,舒张 期及连续性杂音均为病理性,而收缩期杂音可以是生理性。 (8)收缩期杂音的强度分为六级: 级:最轻微的杂音,占时短,需仔细听才能听出。 级:较易听出的弱杂音。 级:将听筒置于胸壁上即可听出中等响亮杂音。 级:较响亮的杂音。 级:很响亮的杂音,只需听诊器胸件的一半边缘接触胸壁,即能清楚地听到。 级:极响的杂音,只需听诊器的胸件靠近而不接触胸壁,即能听到杂音。 二、呼吸检查 1、叩诊 叩诊时患者宜采取坐位或仰位。解开衣服,肌肉放松,呼吸均匀。检查前胸 时,胸部前挺;检查背部时,患者头向前略垂,躯干稍向前弯,两肩自然下垂,两手置于膝 上,必要时两手抱对侧肩部或肘部,以使背部平坦。叩诊顺序应先胸后背,自上而下,左右 对比,即由肺尖部向下,沿肋间由前向后进行叩诊,注意辨别轻微叩诊音的变化。叩诊前胸 及两侧时,手指应与肋间平行。叩背部手指可与脊柱平行,叩肩胛下角水平以下的部位时, 手指仍保持与肋间隙平行。叩诊力量要均匀一致,叩诊的轻重应视被检查部位胸壁的厚薄和 肌肉的状态而定。正常肺部叩诊音为清音,肺组织复盖心脏,肝脏实质脏器部位的叩诊音为 浊音。左下胸部因正常的肺组织与含气的胃泡相重叠,所以叩诊时有一鼓音区。 2、听诊 肺部听诊音是由于呼吸时气流进出呼吸道及肺泡产生湍流而引起振荡,发出 音响,通过肺组织和胸壁传到体表,在体表所能听到的声音称为肺部听诊音。肺部听诊内容 有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听觉语音、耳语音。在胸部还要听胸膜磨擦音。 (1)正常呼吸音:包括管性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1)管性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象将舌根部抬高而呼气所发出的哈音。管性呼吸音较 肺泡呼吸音音调高且音响强。呼气较吸气音响强且音调高,音时也长,在正常人的喉部、胸 骨上窝、背部第6-7 颈椎及第1-2 胸椎附近均可听到。 2)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类似以上齿轻咬下唇,向内吸气时发的夫音,声音柔和似 吹风样,故形容成微风声。此种呼吸音清晰,吸气的音响比呼气强而长,正常人除管性呼吸 音及支气管肺泡音分布的部位外,其余部都听到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的强弱,与呼吸的 深浅,肺组织的弹性,胸壁的厚薄,受检者的年龄和性别有关。肺泡组织较多而胸壁较薄的 部位,肺泡呼吸音则明显。正常在乳房下部最明显,肩胛下区次之,再次为腋窝下部,而肺 尖及肺下缘的呼吸音最弱。胖人较瘦人的肺泡呼吸音为弱。儿童胸壁较薄且肺泡弹性强,听 诊部位距声门较近故肺泡呼吸音较成人清楚。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混合性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是肺泡呼吸音与支气管呼吸 音的混合声音,吸气音性质与肺泡呼吸音的吸气音性质相似,但音响较强,音调较高。呼气 音的性质与管性呼吸音的呼气音性质相似。但是音响较弱,音调较高。正常人在胸骨角、背 部肩胛间区上部(第3-4 胸椎水平)可以听到。右肺尖部的呼吸音很似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此乃由于右侧支气管较短、直且较窄,距体表及声门较近所致。 (2)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正常情况下在肺泡呼吸音的区域内出现支气管性呼吸音则 属病理现象。其产生原因有:肺组织实变、肺组织受压、肺内有较大空洞 当空洞(肺脓肿、 结核所形成的空洞)与支气管相通时,支气管性呼吸音在空洞内获得共鸣而增强,且周围组 织有实变,利于音响传导,因此可听到支气管性呼吸音。1)病理性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两侧减弱:是由于进出肺泡的空气 量减少或进出肺泡的空气速度减慢所致。见于气管狭窄、以及呼吸运动受限如胸痛、肋软骨 骨化、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物、重症肌无力、全身极度衰竭等。一侧或局部减弱:大部 分是由于呼吸音传导的障碍及肺部疾患所致、见于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大叶肺炎等。 肺泡呼吸音增强:两侧性增强:见于呼吸运动和肺通气增强,如剧烈运动、高热及新陈代 谢亢进时,因身体需氧量增加引起呼吸深长或加快;贫血时,由于缺氧,兴奋呼吸中枢,使 呼吸运动增强。一侧或局部增强:多属代偿性。呼吸音粗糙:由于支气管壁肿胀、痉挛 及有粘稠的分泌物附着而使管壁粗糙不平,气流通过病变的支气管与肺泡呼吸音混合所产生 的呼吸音,多见于支气管炎、肺炎早期。断续性呼吸音:当肺脏局部有小的炎性病灶或小 支气管狭窄时,空气不能均匀地进入肺泡,吸气音有短促的间歇而不连续。常见于肺炎或肺 尖结核等。但是由于寒冷、疼痛、精神紧张等所引起的呼吸肌断续收缩的声音,易与断续性 呼吸音混淆,要注意鉴别。 2)病理性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正常情况下为肺泡呼吸音的区域,如出现支气管肺泡呼 吸音则为病理现象。常见于:小范围的肺组织实变与正常肺组织参杂存在,如支气管肺炎。 肺组织实变不全,如大叶肺炎早期。深部的实变病灶被正常组织遮盖,如浸润肺结核的 早期。 (3)罗音:是伴随呼吸音的一种附加音,按其性质及发生原理可分为干性罗音、湿性 罗音(水泡音)及捻发音。 1)干性罗音:由于气管或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气流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而产生 的音响。当支气管壁粘膜肿胀、充血、管内粘膜分泌物增多、小支气管痉挛以及腔内有异物 或管壁被肿瘤压迫致使管腔狭窄时,均可产生干罗音。吸气、呼气均可听到,呼气时更明显; 有易变性,咳嗽常可使罗音消失,部位容易变换,在短时间内其数量也可增多或减少。干性 罗音按性质可分为三种:鼾音:一种音调低而短的干性罗音,很象鼾睡时打呼噜的声音, 多发生于气管或较大支气管。哨笛音:音调高而尖的干性罗音,常被描述为丝丝样、飞箭 样、鸟鸣样等。多发生于较细的支气管。哮鸣音:为高调而尖的干性罗音,与哨笛音相似, 其特点为吸气时间正常或稍短,而呼气时间明显延长,同时布满两肺野。全肺布满干罗音, 见于广泛性支气管狭窄加支气管哮喘。局部面经常存在干性罗音是局限病变伴有支气管狭窄 的特征,如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 2)湿性罗音(水泡音):由于气流通过含有稀薄分泌物(渗出液、粘液、脓液、血液) 的支气管时,液体形成水泡后立即破裂所发生的音响,所以又称为水泡音。多出现于吸气时, 以吸气末最为清晰。有时也出现在呼气早期。有易变性,咳嗽后可出现或消失。部位较为恒 定。空气通过有液体的空洞时也可产和湿罗音。局限于某一部位的湿罗音,表示有局限性病 灶(炎症、出血)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局限于两侧下野的湿罗音,常见于心力 衰竭时肺瘀血、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布满全肺的湿罗音,表示病变广泛,如支气管 肺炎、急性肺水肿。湿性罗音可分为:大水泡音(粗湿罗音)发生于大支管或空洞内。 中水泡音(中湿罗音)发生于中等口径的支气管内。小水泡音(细湿罗音)形成于小支气 管或肺泡内。痰鸣音:为气管内的大水泡音,不用听诊器即可听到,见于昏迷的患者。 有响性水泡音:响亮而清楚的水泡音。如近在耳边,可见于肺组织实变及空洞,前者是因传 导良好,后者是由于共鸣作用。 3)捻发音:是极细微而均匀的破裂音,类似手指在耳朵边捻转一束头发时所发出的声 音。捻发音是由于未展开的或液体增多而相互粘合的肺泡,在吸气时被气体冲开而产生的声 音。捻发音的特点:音调高低大小均匀一致,于吸气末期出现。老年人或长期床患者,可在 肺底听到捻发音,一般认为无临床意义。病理状态下有时见于早期肺泡的炎症、早期肺结核、 初期肺瘀血、肺膨胀不全等。捻发音与细湿罗很难区别。第二节 神经反射 神经反射是由反射弧的形成而体现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 经元和效应器等。反射弧中任一环节有病变都可影响反射,使其减弱或消失;反射又受高级 神经中枢控制,如锥体束以上病变,可使反射活动失去抑制而出现反射亢进。 一、浅反射 1、角膜反射 (1)操作方法 嘱患者向内上注视,以细棉签纤维由角膜外缘向内轻触患者角膜。 (2)正常反应 1)直接角膜反射:该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 2)间接角膜反射:若刺激一侧引起队侧眼睑闭合,则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3)结果解释 1)正常时:反射弧为三叉神经眼支至桥脑,再由面神经支配眼轮匝肌,引起眼睑闭合。 2)直接与间接反射均消失: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 3)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为病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 (4)注意事项 深昏迷患者角膜反射消失。 2、腹壁反射 (1)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后用钝头竹签分别沿肋缘 9~10)及腹股沟上(胸11~12)的平行方向,由外向内轻划腹壁皮 (2)正常反应局部腹肌收缩。 (3)结果解释 1)上、中或下部反射消失:分别见于上述不同平面的胸髓病损。 2)双侧上、中、下部反射均消失:昏迷和急性腹膜炎患者。 3)一侧上、中、下部反射消失:同侧锥体束病损。 (4)注意事项 肥胖、老年及经产妇由于腹壁过于松弛也会出现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 3、提睾反射 (1)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后用钝头竹签由下而上轻 划股内侧上方皮肤。 (2)正常反应 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 (3)结果解释 1)双侧反射消失:腰髓1~2 2)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损害。(4)注意事项 局部病变如腹股沟疝、阴囊水肿等也影响提睾反射。 4、跖反射 (1)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检查者手持患者踝部,用钝头竹签划足底外 侧,由后向前至小趾跖关节处转向趾侧。 (2)正常反应 为足跖屈曲。 (3)结果解释 正常时,即Babinski 征阴性。 5、肛门反射 (1)操作方法 轻划肛门周围皮肤。 (2)正常反应 引起肛门外括约肌收缩。 (3)结果解释 反射障碍为骶4~5 节损伤。 6、球-肛门反射 (1)操作方法检查者用一个手指插入受试者的肛门,另一手的手指轻微刺激男性的 龟头或者女性的阴蒂。 (2)正常反应 引起肛门外括约肌收缩。 (3)结果解释 反射障碍为骶4~5 节损伤。 二、深反射 刺激骨膜、肌腱经深部感受器完成的反射称深反射,又称腱反射。反射不对称是神经损 害的重要定位体征。 1、肱二头肌反射 (1)操作方法 患者前臂屈曲90,检查者以左拇指置于患者肘部肱二头肌腱上,然 后右手持叩诊锤叩左拇指指甲。 (2)正常反应 可使肱二头肌收缩,引出屈肘动作。 (3)结果解释 反射中枢为颈髓5~6 (4)注意事项:患者注意事项:要合作,肢体应放松。检查者注意事项:叩击力量要均等。 2、肱三头肌反射 (1)操作方法 患者外展上臂,半屈肘关节,检查者用左手托住其上臂,右手用叩诊 锤直接叩击鹰嘴上方肱三头肌腱。 (2)正常反应 可使肱三头肌收缩,引起前臂伸展。 (3)结果解释 反射中枢为颈髓7~8 (4)注意事项同“肱二头肌反射”。 3、桡骨膜反射 操作方法患者前臂置于半屈半旋前位,检查者以左手托住其腕部,并使腕关 节自然下垂,随即以叩诊锤叩桡骨茎突。 正常反应可引起肱桡肌收缩,发生屈肘和前臂旋前动作。 结果解释反射中枢为颈髓5~6 注意事项同“肱二头肌反射”。 4、膝反射 操作方法坐位检查时,患者小腿完全松弛下垂;卧位检查时患者仰卧位。检 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关节使之屈曲约120,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膝盖髌骨下方的髌腱。 正常反应可引起小腿伸展。 结果解释反射中枢为腰髓2~4 注意事项同“肱二头肌反射”。 5、踝反射(跟腱反射)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检查者左手 将患者足部背屈成直角,以叩诊锤叩击跟腱。 正常反应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结果解释反射中枢为骶髓1~2 注意事项同“肱二头肌反射”。 三、病理反射 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1 岁半以内 的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也可出现这种反射,但不属于病理性。 1、Babinski (1)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检查者用竹签 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划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2)阳性反应 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2、Chaddock (1)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检查者用竹签 在外踝下方足背外缘,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 (2)阳性反应 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3、Oppenheim征 (1)操作方法 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患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而下滑压。 (2)阳性反应 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4、Gordon (1)操作方法检查者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 (2)阳性反应 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5、Gonda (1)操作方法检查者将手置于患者足外侧两趾背面,向跖面按压后突然放松。 (2)阳性反应 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6、Hoffmann 为上肢锥体束征,多见于颈髓病变。(1)操作方法 检查者左手持患者腕部,然后以右手中指与示指夹住患者中指并稍向 上提,使腕部处于轻度过伸位。以拇指迅速弹刮患者的中指指甲。 (2)阳性反应 引起其余四指轻度掌屈。 (1)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髋与膝关节稍屈,检查者一手持患者腘窝部,一手持患者足底前端,用力使踝关节过伸。 (2)阳性反应:腓肠肌与比目鱼肌发生连续性节律性收缩。 (1)操作方法:患者下肢伸直,检查者以拇指与示指捏住其髌骨上缘,用力向远端快速连续推动数次后维持推力。 (2)阳性反应:股四头肌发生节律性收缩使髌骨上下移动。 四、脑膜刺激征 1、颈强直 (1)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颈部放松,检查者左手托住患者枕部,右手置于胸前作 屈颈动作检查。 (2)阳性反应 被动屈颈时如抵抗力增强,即为颈部阻力增高或颈强直。 (3)注意事项 需在除外颈椎或颈部肌肉局部病变后方可认为阳性。 2、Kernig (1)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一侧髋关节屈曲成直角后,膝关节也在近乎直角状态时, 检查者将患者小腿抬高伸膝。正常人膝关节可伸达135以上。 (2)阳性反应 伸膝受阻且伴疼痛与屈肌痉挛。 3、Brudzinski (1)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托起患者枕部,另一手按于其胸 (2)阳性反应当头部前屈时,双髋与双膝关节同时屈曲。 五、自主神经反射 1、眼心反射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双眼自然闭合。检查者数其一分钟脉率。然后检查者 用左手中指、示指分别置于患者眼球两侧,逐渐加压,以患者不痛为限。加压20~30s 后计 数一分钟脉率。 正常反应脉率数可减少10~12 次/min。 结果解释1)减少次数超过12 次/min:提示副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增强。 2)无反应:迷走神经麻痹。 3)脉率数不减慢且加速: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2、卧立位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平卧位计数一分钟脉率,然后起立站直,再计数一分钟脉率。 正常反应脉率数可增加或减少10 次/min。 结果解释1)脉率数增加且超过10~12 次/min: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2)脉率数减慢且超过10~12 次/min: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 3、皮肤划纹试验 操作方法用钝头竹签在皮肤上适度加压划一条线,观察数秒钟。 正常反应皮肤先出现白色划痕(血管收缩)高出皮面,以后变红。 结果解释1)白色划痕持续较久,超过5min:提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2)红色划痕迅速出现且持续时间长:提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或交感神经麻痹。 4、竖毛反射 操作方法将冰块置于患者颈后或腋窝,观察数秒钟。 正常反应竖毛肌收缩,毛囊处隆起如鸡皮。 结果解释1)竖毛肌由交感神经支配。 2)根据竖毛反射障碍的部位判断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范围。 5、发汗试验 操作方法采用碘淀粉法,将碘 1.5g,蓖麻油10.0ml,与95%乙醇100ml 混合 成的淡碘酊涂布于皮肤,干后再敷以淀粉。皮下注射毛果芸香碱10mg,作用于交感神经节 后纤维而引起出汗。 正常反应出汗处淀粉变黄色。 结果解释无汗处皮肤颜色不变,可协助判断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原因。 6、握拳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用力握拳5min。 正常反应可引起心率增快与收缩压、舒张压增高。 结果解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时,此反应发生障碍,常用于检测交感神经 传出纤维功能。 7、Valsalva 动作 操作方法患者深吸气后,在屏气状态下用力作呼气动作 10~15s。计算此期间 最长心搏间期与最短心搏间期的比值。 正常反应正常人>1.4。 结果解释<1.4 提示压力感受器功能不灵敏或其反射弧的传入纤维、传出纤维 损害。 第三节 特殊体检 一、颈部 1、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坐位,颈部前屈,检查者一手患者头部的一侧,另一手握住同侧 上肢的腕部,呈反方向牵拉。若在牵拉的同时迫使上肢作内旋动作,则称为Eaten 加强试验。 正常反应正常人被检查上肢无疼痛、麻木感觉。 结果解释若患者感觉该侧上肢疼痛、麻木,则为阳性。试验的机制是使神经根 受到牵拉,观察是否发生该侧上肢反射性疼痛。 2、颈牵引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检查者双手抱住患者头部向上牵引。 正常反应正常人无任何改变(阴性)。 结果解释患者出现上肢麻痛、颈肩痛、头晕等症状的减轻为阳性。试验机制为 向上的牵引可使颈椎间隙增宽,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减轻,故症状暂时缓解。该试验表明患者 有颈椎间盘侧方突出,但不能做出定位诊断,故试验阳性时,应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 3、椎间孔挤压试验 又称为Spurling 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头部微向一侧侧屈,检查者位于患者后方,将手按于患者 头部向下施加压力。 正常反应正常人无任何改变(阴性)。 结果解释若该侧上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试验机制为头部的侧屈可使 颈椎的椎间孔变小,下压头部更进一步使椎间孔变得更窄,椎间盘突出暂时加大,因此神经 根受挤压的症状更为明显。这一试验对颈椎病的诊断具有较大的可靠性。 4、椎动脉压迫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扶患者头顶,另一手扶其后颈部,使患者头向 后仰并向左(右)侧旋转45,约停15s。 正常反应正常人无任何改变(阴性)。 结果解释若患者出现头晕症状,则为阳性,表明患者对侧椎动脉供血受阻。该 试验适用于有头晕症状的患者。 5、转身看物试验 操作方法嘱患者砖头观看自己肩部或身旁某物。 正常反应正常人无任何改变(阴性)。 结果解释若患者出现不能转头而需要转动全身完成这一动作,则为阳性,表示 颈部转动受限。该试验主要用于颈椎及颈部肌肉疾患的辅助检查。 6、深呼吸试验 也称为Adson 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端坐位,双手置于膝部。检查者先触摸患者两侧桡动脉搏动力量。 然后让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并将尽力抬头使颈部处于过伸位同时进行左右侧屈动作。 正常反应正常人双侧桡动脉搏动力量无改变。 结果解释若患者出现一侧桡动脉搏动力量减弱或消失,则为阳性。该试验主要 用于检查有无颈肋和前斜角肌综合征。由于颈肋压迫了锁骨下动脉,阻断了相应上肢的供血, 因此造成桡动脉搏动力量减弱或消失。 7、展臂快速伸屈手指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双上肢外展90并外旋(手掌向上),做快速手指伸屈运动。 正常反应正常人能坚持1min 以上且双上肢仍保持平举位置,仅有轻度不适(阴 结果解释如数秒钟即出现前臂疼痛,上肢无力支持平举位而下垂为阳性。胸廓 出口综合征者常为阳性。 二、肩部 1、肩内收试验也称为Dugas 征,或搭肩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屈曲患侧肘关节,然后用患侧的手去扪及对侧肩部。 正常反应正常人手搭在对侧肩上,肘关节能贴紧胸壁。 结果解释若手搭在对侧肩部时,肘关节不能紧靠胸壁,即为阳性。提示肩关节脱 2、直尺试验也称为Hamilton 操作方法患者脱去上衣,端坐位或站立位,检查者将有直尺置于被检查上肢的上 臂外侧,使尺的下端靠近肱骨外上髁。 正常反应正常人尺的上端贴于大结节(阴性)。 结果解释若尺的上端不能靠近大结节,反而靠近肩峰时,即为阳性。提示肱骨头 向前内脱位或肩胛骨颈部骨折。 3、肩三角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端坐位,检查者仔细触摸其肩峰、肱骨大结节、喙突,并观测三者 的相对位置。 正常反应正常人三个骨性突起形成等腰三角形。 结果解释若该三角形的形状发生改变,即为阳性。主要用于肩部外伤的检查。肩 关节脱位、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峰骨折、喙突撕脱性骨折时可阳性。 4、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 也称为Yargason 操作方法患者屈曲肘关节,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肘部,另一手握住其腕部,在患 者抵抗的情况下,外旋其臂部,同时向下拉肘部。 正常反应肱二头肌腱结节间沟处无不适感(阴性)。 结果解释肱二头肌腱结节间沟处疼痛,则为阳性。提示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5、肩关节外展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站立位,检查者立于其前侧方,双手分别按在其双肩上,触诊肩胛 骨的代偿活动。然后,患者从中立位开始主动外展运动至上举过头。 正常反应正常人能自如完成这一活动。 结果解释外展过程中肩痛开始、停止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肩关节及其周围病 1)刚开始外展即疼痛,可见于肱骨骨折、肩胛骨颈部骨折、锁骨骨折、肩关节脱位、肩关节炎等。 2)开始外展时无疼痛,但外展越接近90越疼痛,可能为肩关节粘连。 3)外展过程中有疼痛,但上举时疼痛反而减轻或不痛,可能为三角肌下滑囊炎或肩 峰下滑囊炎。 4)能够主动外展,但无力继续上举,可能为斜方肌瘫痪或上臂丛麻痹。 5)外展至60~120范围内出现疼痛,小于或大于此范围无痛,可能为冈上肌损伤 或炎症、肩峰下滑囊炎、肩袖破裂。 6)主动外展范围小于40;如检查者扶其上臂,被动外展至40以上,患者又可自 己继续完成主动外展,则为冈上肌完全断裂。 7)被动外展若超过90以上时,肩峰处疼痛,可能有肩峰骨折。 操作方法患者端坐位,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检查者立于患者身后,双 手分别按于患者双肩,然后让患者耸肩,对比两侧耸肩的力量。 正常反应双侧耸肩力量有力且无明显差别。 结果解释耸肩无力可见于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以及副神经损伤引起的 10 斜方肌麻痹。 7、梳头试验 操作方法嘱患者用患侧上肢完成类似梳头的动作。 正常反应正常人完成动作无痛、无障碍。 结果解释若上肢肩部出现疼痛、运动障碍或不能运动,即为阳性。梳头动作 为肩关节屈曲、外展和外旋的综合动作,若阳性则表明肩关节有疾患,如冻结肩早 期、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韧带断裂、关节囊粘连、三角肌下滑囊炎、上臂丛神经 麻痹、腋神经麻痹等。 三、肘部 1、“网球肘”试验 也称为Mill 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嘱患者前臂置于旋前位,将腕关节屈曲后再伸直。或嘱 患者肘关节伸直,腕部屈曲,然后使前臂旋前。 正常反应患者肱骨外上髁处无疼痛(阴性)。 结果解释患者肱骨外上髁处疼痛,即为阳性。此试验是诊断肱骨外上髁炎 (“网球肘”)的特异性征象。 2、伸肌紧张试验 也称为Cozen 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屈腕、屈指,检查者将手压于各指的背侧作对抗,再嘱患者抗 阻力伸指及背伸腕关节。 正常反应患者肱骨外上髁处无疼痛(阴性)。 结果解释患者肱骨外上髁处疼痛,即为阳性。多见于肱骨外上髁炎。 3、屈肌紧张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握住检查者的食、中指,强力伸腕握拳,检查者手指与患者握 力进行对抗。 正常反应患者肱骨内上髁处无疼痛(阴性)。 结果解释患者肱骨内上髁处疼痛,即为阳性。多见于肱骨内上髁炎。 4、伸肘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或站立位,一侧上肢上举,手掌置于头顶上,然后主动伸肘。 正常反应患者可主动伸肘,且无疼痛(阴性)。 结果解释若患者不能主动伸肘,或伸肘时引起该臂疼痛(Bikbls 征),即为阳性。 不能主动伸肘可能为肘关节后脱位、鹰嘴骨折、桡骨小头半脱位等。伸肘时引起该臂疼 痛可能为臂丛神经炎或脑膜炎。 四、腕部 1、前臂直尺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端坐位,伸出患侧上肢,检查者用一直尺紧贴患肢小指的尺侧和肱 正常反应正常人此尺不接触尺骨茎突。 结果解释若尺骨茎突与直尺接触,则为阳性。该试验是 Colles 骨折的主要检查 方法之一。 2、屈腕试验 操作方法将患者腕掌屈,同时压迫正中神经1~2min。 正常反应正常人无手掌侧的麻木、疼痛感(阴性)。 结果解释若手掌侧麻木感加重,疼痛加剧并放射至食指、中指,即为阳性。 提示有腕管综合征。 3、叩触诊试验 11 操作方法轻叩或压迫腕部掌侧的腕横韧带近侧缘中点。 正常反应正常人不出现患侧手指的异常感觉。 结果解释若出现和加剧患侧手指刺痛及麻木等异常感觉时,即为阳性。提示 有腕管综合征。 4、屈拇握拳试验 也称为桡骨茎突腱鞘炎试验,或Finkelstein 操作方法患者先将拇指屈曲,然后握拳将拇指握于掌心内,同时将腕向尺侧 倾斜。 正常反应正常人患侧桡骨茎突部无疼痛感。 结果解释引起桡骨茎突部锐痛则为阳性。提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5、握拳试验 (1)操作方法 患者用力握拳,检查者观察其各指的屈曲情况,及拇指与其他四指的相 对情况。 (2)正常反应 正常人能完全屈曲各指。 (3)结果解释 1)正中神经损伤时,拇指与食指不能屈曲,中指屈曲不完全。 2)尺神经损伤时,小指与无名指不能屈曲。 3)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同时损伤时,各指屈曲运动完全丧失,且各指的掌指关节轻度过 伸,各指间关节呈屈曲位。 4)桡神经损伤时,拇指不能与其他四指相对,只能靠在桡侧,同时腕关节不能主动背 伸,握拳时腕下垂更为明显。 6、拇指对掌试验 操作方法嘱患者完成拇指对掌活动,检查者观察活动情况。 正常反应正常人拇指对掌活动时,拇指未节指腹可与小指指腹面面相对。 结果解释正中神经损伤时,拇指只能与小指的侧缘相接触,不能与指腹相接触。 7、拇指与小指尖相对试验 操作方法嘱患者完成拇指与小指尖相对的动作。 正常反应正常人此两指未节的中轴(或指甲的中线)可在同一直线上。 结果解释若拇指不能对掌,拇指尖只能对小指尖的一侧,两个中轴线不在同一直 线上,有交角,则为阳性。此试验是拇指对掌试验的核对试验,较能反映拇指的对掌功 能,意义和检查原理与拇指对掌试验相同。 8、两手互握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坐位,两肘支于桌上,两手举起,手指交叉作相互握手状。 正常反应正常人能顺利完成此动作。 结果解释若其一侧食指、中指伸直后不能屈曲,则为阳性。是正中神经损伤的典 型征象之一。 9、食指屈指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伸出患手,检查者将患者的患手食指近侧指间关节固定并使之伸 直,然后让患者主动屈曲远侧指间关节。 正常反应正常人能顺利完成此动作。 结果解释若不能主动屈曲,则为阳性。正中神经损伤时,食指的未节屈曲无力是 其特征性指征。 10、拇指屈曲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手放于桌上,手掌朝上,检查者固定拇指掌指关节于屈曲位,然后 让患者主动屈曲指间关节。 12 正常反应正常人能顺利完成此动作。 结果解释若无力或不能主动屈曲,说明拇长屈肌无力,正中神经损伤部位可能在 肘部以上。 11、拇指小指夹纸试验 操作方法嘱患者患手拇指与小指夹一个纸片,并夹紧;检查者用力抽纸片。 正常反应正常人能较好地完成对抗动作。 结果解释检查者若能较轻易地抽出纸片,则为阳性。说明拇指对掌肌无力。 12、Wartenberg 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双手拇指桡侧外展,余四指并拢,然后两手食指及拇指尖侧 面相靠拢,放在自己面前。 正常反应正常人能自如完成此动作。 结果解释若患侧拇指无力外展而逐渐内收,则为阳性。此试验为正中神经损伤的 典型特征之一。 13、合掌分掌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双手五指伸直并拢,合掌举起于胸前,然后腕部仍然相贴,指与掌 分开(即背伸腕关节和掌指关节)。 正常反应正常人能自如完成此动作。 结果解释若患侧手无力分掌,而向对侧手掌偏倒,则为阳性。此试验是检查桡神 经损伤的重要方法之一,有较可靠的诊断意义。 14、花托试验 操作方法检查者先以手指汇拢作花托状,然后嘱患者模仿做同样动作;或检查者 以一小杯,嘱患者用手指托起。 正常反应正常人能自如完成此动作。 结果解释若患者不能完成,则为试验阳性。 15、夹纸试验 操作方法检查者将一纸片放在患者手指间,嘱患者夹紧,检查者抽取之。 正常反应检查者抽取纸片时可感到相当的阻力。 结果解释若检查者能轻易地抽出纸片,则为阳性。说明掌侧骨间肌无力。 16、扳指试验 也称为Fromen 试验。 操作方法嘱患者用拇指与食指夹住木板的边缘,使拇指平放。 正常反应正常人能自如完成此动作。 结果解释若患者拇指指间关节仍处于屈曲状态不能平放,则为阳性。这是因为尺 神经损伤后,拇内收肌无力,拇长屈肌作用加强所致。 17、小指外展试验 操作方法嘱患者五指并拢,手掌朝下,平放桌上,然后让患者小指作外展与合拢 动作。 正常反应正常人能自如完成此动作。 结果解释若患者小指不能外展,则为阳性。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压住患者膝关节伸侧,另一手 托住其足跟部,将患者伸直的下肢在髋关节处屈曲。 正常反应正常人下肢可抬高70以上。 结果解释如不到70即出现由上而下的疼痛即为阳性。正常情况下,腰脊神经 13 根可随腰部的活动而移位,不出现任何不适感。当腰椎间盘突出时,挤压了脊神经根,使其 活动受限,神经根再被牵拉就会引起疼痛。该试验就是利用直腿抬高使坐骨神经受牵拉而激 发疼痛,因此为下列各种坐骨神经紧张试验的基本试验。可见于腰骶部神经根受刺激的情况,

  1安全防护 高频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高频电属于非电离辐射,不同于放射线电离辐射,对人体无明显伤害作用长期在高频电环境中接触小剂量高频电的人员中有人可能出现

延伸阅读:

标签:实践技能

上一篇:实践技能部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