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的构建与实践,当前大学生思政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高校出现的相关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为大学生思政工作带来严峻挑战。要从加强队伍协同、工作内容统合、方式方法融合出发;以实践平台为支撑,注重深度融入,加强学生行为实践养成,着力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德学双馨的青年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重要论述为新时期思政工作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高校深化创新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

  当前大学生思政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特别是西方文化冲击和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竞争激烈,各类社会热点容易在大学生中激起波澜。同时,高校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容易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在这种新形势和新挑战下,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

  1.对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充分。有些高校对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严峻形势缺乏深刻认识,“立德树人”停留在表面;有的认为教学科研是大学的中心,思政工作“拿不上台面、理不清头绪、看不到效果”,责任意识不强,存在对思政工作“不想抓、不敢抓、不会抓”等问题。中央对思政课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但高校落实不均衡,教学效果不佳。相比第一课堂,对大学生德育第二课堂重视程度不够,缺少针对性设计和指导。

  2.大学生思政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运行效果不佳。有些高校虽然总体上建立了思政工作体制,但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的问题。一是学校各部门和院系的协调配合不够,学工、教学、后勤等多系统协同育人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专业课教师整体育人责任不强。二是由于高校工作导向,大家对教学科研等工作关注度高,思政工作显示度不强,效果不易显现,投入的精力少,而学工队伍成为基层院系工作的“勤杂工”。三是思政第一课堂与德育第二课堂存在“两张皮”现象,思政第一课堂偏重理论研究和灌输,教育针对性不强;德育第二课堂泛事务性工作偏多,缺少科学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

  3.大学生思政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佳。一是缺少有效的载体。大学生思政工作缺乏新思路、新观点,方式方法单一,内容不鲜活。二是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不注意研究受众的特点,运用网络和新媒体能力不足,简单说教多、深度引导少,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育效果不明显。三是辅导员队伍专业能力不强,存在“泛事务化”和“本领恐慌”的窘境。

  北京科技大学结合“95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习惯,从加强队伍协同、工作内容统合、方式方法融合出发,形成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阐释与实践感知、课堂教学与网络引导相互支撑的线上、线下,互动、互促的学生日常思想引领体系,着力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德学双馨的青年人才。

  1.强化教辅结合,夯实第一课堂主阵地作用。一是强化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地位。加强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形成完善的思想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并根据社会转型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造成的影响,在教材、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情感需要、接受能力和个体差异,适应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二是切实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纳入必修环节。系统构建了2学分、32学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任教师主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级指导与院级组织相结合、“慕课(MOOCs)”为主的线上教学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每年除课堂教学外,定期举行高水平专题报告会50余场,实现学生全覆盖、不断线。三是建立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的“教辅结合”机制。成立思修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程协同小组,协同制定每年教学计划,分工承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并定期组织课程教学研讨,有效解决了思政课堂和德育工作两张皮的现象,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课程协同小组成立以来,已出版《形势与政策》教材7本,获批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入选首批北京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示范点。

  2.创新教育模式,提高第二课堂育人效果。学校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着力打造“近、小、实、亲”的思想引领品牌,努力将思想引领工作更接地气,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更有意思。一是科学设计并扎实推进主题班会制度。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阶段性特点,以班级为教学单位,以小班教学、互动参与为主要教学形式,运用社会学“小组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系统设计以“思想成长为主体,价值引领和学业引航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型主题班会体系,尤其针对新生创新设计开展了“新生成长对话课”课程;主题班会由辅导员主导开展,并邀请专家教授、优秀校友、优秀学长参加,贯穿学生本科的四年,每学期至少召开主题班会两次,活动的整体参与率达到95%以上。二是精细化开展日常教育活动。结合“七一”“国庆”等重大纪念活动和中秋、端午等重要传统节庆,设计主题鲜明、载体丰富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将日常教育落小、落细、落实,做到“每学期有主题,每月度有重点,逢节庆有活动”,如开展“小行为大文明”标准讨论及倡导活动、“记录北科最美瞬间”“我说我的家风家训”“毕业生母校寄语:我的满井印记”等学生广泛参与的主题微行动、微访谈,以生动的内容和鲜活的形式引导学生陶冶情操、端正品行。

  3.搭建网络平台,强化网络媒体育人功能。学校将构建网络思想引领平台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着力打造特色突出、内容丰富的网络成长空间,形成了网络新媒体平台“纵横矩阵”。一是整合学生工作系统网站,创建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学生的全覆盖和各类信息的动态管理、统一发布。二是创建集“贝壳学子”“北科大青年”“贝壳毕业生”等微信公众平台于一体的“微媒体”引领体系,通过直接的话题策划和焦点讨论的方式,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思想引领。三是成立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室,紧紧把握社会热点和学生讨论敏感话题,定期刊发具有原创性、针对性的思想引领作品,收到良好效果。例如:2016年7月,《人民日报》以“红色基因在互联网生长”为题报道学校辅导员刘冰依托“大冰辅导员”微信公众号进行网络思想引领的做法和经验。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实践教育,始终站在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着力建设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将“为中国梦奋斗”的时代主题和育人内涵贯穿于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与社团活动的全过程,使之进学生思想、入文化主流、变实践自觉。

  1.以社会实践认知国情社情,筑牢坚定信念。学校于2005年率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必修课,使社会实践由一项动手动脑的课外活动转化为学生入脑、入心的育人平台。课程实施11年来,共有5.2万人次参与实践,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被《求是》杂志誉为“社会实践的北科大模式”。通过社会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在社会观察与国情认知中深化价值认同,自发为基层百姓做实事、解难事,涌现出“中国精神”寻访团寻访以长征精神为代表的24种中国精神,总行程累计约63,000多公里并绘制出完整的“中国精神地图”;河南“爱之村”实践团为淮河水污染村庄募捐建造10座生物净水站等动人事迹。

  2.以志愿服务培养奉献精神,提升社会责任。学校于2005年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必修环节,要求学生于大学前三年完成志愿服务与公益劳动活动36工时,并围绕志愿服务育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编写出版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教材,开通了志愿服务网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起集教材、网站、骨干培训于一体的培训体系;设立志愿服务“种子基金”和“发展基金”,培育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和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基地,成为大学生志愿者公益奉献的乐善之地;每年开展“志愿四季”文化宣传,评选表彰百优志愿者、十佳志愿者等先进典型,传承发扬学校的奥运志愿精神。

  3.以社团活动繁荣大学文化,营造健康风尚。学校重视社团建设与发展,努力构建“文化修养、体育精神、志愿公益、科技实践”的四维活动体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大学精神、思辨精神和爱校精神。学校每年设立社团发展基金,面向全校社团开展精品育人活动的招标立项,特别是结合学校实际重点支持思政类、科技学术类社团的活动,打造并形成了求是学会、青年读书会等精品社团和“中国精神宣讲大赛”“优秀传统文化月”等品牌活动,发挥了学生社团在思想引领中的重要作用。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政的骨干力量。学校着力加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以标准化、网格化、精品化为导向,探索形成了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创新工作模式为动力、以工作室建设为引领的金字塔式辅导员工作模式,确保辅导员工作“两个回归”:一是克服“学院勤杂工”倾向,向辅导员本职工作回归;二是克服“泛事务化”倾向,向思想引领工作回归。

  1.强化“四位一体”,夯实标准化队伍建设机制。队伍素质是决定辅导员工作质量的内在因素。在选配方面,按照1∶200的师生比配置辅导员。2015年起,学校非专任教师进京户口指标只面向辅导员岗位,进一步增强了岗位的吸引力。在培训方面,建立基础培训、专项培训、常规培训和高级研修融通衔接的四级培训体系,每年组织培训项目30余个,人均每年3次,并与英国、美国等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了辅导员定期互访和交流制度。在考评方面,细化辅导员工作职责,建立以学生满意度、同行评价、辅导员履职评议为重点的三维考核办法,每年对“十佳辅导员”以及获得校级以上荣誉的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予1万元~5万元的奖励。在发展方面,建立“双线晋升,三向发展”的成长机制,实施辅导员职务与职称双向晋升制度,工作一定年限后可按照转岗、职业化、学位深造三个方向发展,畅通辅导员的发展渠道。

  2.搭建业务平台,形成网格化辅导员工作模式。注重横向延展,搭建年级组交流平台,每个年级组每学期至少组织3次小组研讨、调查研究或素质拓展活动。注重深度拓展,组建心理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5个兴趣小组,资助辅导员考专业资质,定期组织集体学习、课题研究等活动。2015年,学校心理兴趣小组编写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公开出版。注重重点培育,将辅导员工作研究专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引导辅导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深入研究。每年立项10余个,支持经费30余万元,有两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

  3.设立旗舰项目,培育辅导员育人品牌。品牌性项目是引领辅导员工作提升的载体和标杆。学校针对在工作中涌现的辅导员先进典型及其创新成果,专项支持设立“辅导员创新工作室”,发挥人才的聚合效应和工作室的引领作用。目前,已成立网络思政、就业指导等4个工作室,其中网络思政工作室成功入选北京市首批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近三年,辅导员获市级以上荣誉40余人次,两名辅导员分别获得2015年度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和2015年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作者:于成文刘艳坤,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延伸阅读:

上一篇:2021年江西鹰潭市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网上缴费即将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