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脉诊应从技术要点入手

  学好脉诊应从技术要点入手,◆4月25日,第四期“系统辨证脉学”培训班在济南开讲。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中医药学会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系统辩证脉学”的创始人齐向华教授分析了传统脉学传承困难的原因,并建议学员掌握一门脉象体系应先从其技术要点入手。

  望、闻、问、切是经典的中医诊疗技法。“切”,即“切脉”,也称号脉、摸脉。脉诊作为中医学精髓,在中医诊疗中发挥关键作用,而能真正掌握并熟练应用脉诊技术的医者已寥寥无几,传统脉诊技术正面临失传的窘境。

  古代脉学理论注重脉象特征与疾病征象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而对如何获知脉象特征过程未予以清楚解析;传统脉学运用大量“同感”的文学修辞方法对脉诊进行描述,“以感觉写感觉”并不准确,如涩脉形容为“如病蚕食叶”,视觉画面并不能反映指尖触觉;传统脉学是闭合系统,难接纳新发现的脉象内容等诸多原因使传统脉诊学习传承、后续发展遭遇瓶颈。

  脉诊是一项精巧的专项技术,需要“师徒间的口传身授”、学生反复练习,建立起脉诊的感觉、认知和思维等一系列完整的心理过程,才能真正掌握。齐向华指出,当前脉诊的教授模式仍以理论传授为主,只给学习者建立起了“语义记忆系统”,而真正能够指导实践操作的“情景记忆系统”缺失。理论教学脱节于临床实践,学习者长期徘徊在“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尴尬境地。

  “情境认知”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使脉诊学习者少走弯路。齐向华说,该模式强调对初学者手指感觉功能的开发和分化,有意识地强化“单一因素”感觉通道,在大脑中建立对各种脉象特征感觉的“情景记忆系统”。

  “刚开始摸脉时要有意摒弃其他感觉,有意侧重感受血管壁的运动速度,体会血液流速或血管对手指的压力,并反复揣摩记忆这个感觉。”齐向华认为,脉诊技巧的掌握,需要一个漫长的训练、熟悉过程,通过有意分化锻炼指尖触觉,能缩短反应时间,降低感觉阈值,减少偏差。

  中医诊断的精髓在于充分挖掘人体的潜能,调动和运用人体本身的触觉、听觉、视觉等,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捕捉人体的健康信息。脉诊技术不是通过简单学习语言文字来掌握的,而是要依靠学习者的感觉本源,通过训练手指这一感觉通道,在大脑中形成脉象记忆,并在脉诊过程中随时与患者脉象特征印证,最终获得脉象认知。识别脉诊信息是脉诊的第一步,第二步才是将这些信息与疾病相关联,根据患者脉象特征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病因、病情发展,做出诊断。

  “脉诊是中医最基本的一项技能,是中医诊疗技术的根本。”山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滕晶认为,脉诊贯串整个中医诊疗过程。通过号脉,医生可直接获取病人信息,中药、针灸、推拿等各种治疗措施,都以脉象提供的信息为基础。

  “望闻问切”四诊中,脉诊是医者最能通过自身把握的客观存在。据滕晶介绍,对于问诊,患者主观性太强,会扰乱医者分析,难以把握主要症状。脉诊虽然是医生的主观反应,却是脉象中实实在在存在的,医者则可以把握病人脉象特征,使患者因素对准确辨识疾病影响小。中医脉学正逐渐“凭脉辨证”,形成“脉—证—方”一体化的诊疗模式。

  据了解,经过二十多年脉诊实践的积累,齐向华提出了“系统辨证脉学”。他认为脉象作为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脉象信息可以分化为多种物理性质,并将传统中医脉象总结归纳成25对脉象要素,分别用物理学“指标”描述、计量后,再运用中医理论、心理学认知等,分析病人脉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对疾病发生发展的病因、症候、病机及西医疾病等,给出客观“证据链”,近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中医临床诊断逻辑推理体系。

延伸阅读:

上一篇:3分钟自学脉诊的后续来啦自学脉诊经验之感受脉气滑脉体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