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幼儿心理健康知识讲座_育儿知识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幼儿健康知识讲座 幼儿健康知识内容概要 一、认识健康 (一)培养儿童生理健康 (二)培养儿童心理健康 (三)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四)培养儿童道德健康 二、少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健康”传统的观念认为

  幼儿健康知识讲座 幼儿健康知识内容概要 一、认识健康 (一)培养儿童生理健康 (二)培养儿童心理健康 (三)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四)培养儿童道德健康 二、少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健康”传统的观念认为: 各个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 质健壮,精力充沛,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状态,就是健康。 (交往障碍 个体)1990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对健康定义的阐述中又增加了 道德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 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了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 完全健康的人。 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础,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心理健康:主要的指标为具有同情心和爱心,情绪稳定,积极向上, 具有责任心和自信心,热爱生活,和睦共处,善于交往,有较强的社 会适应能力,知足常乐等。 社会适应健康:适应良好是指能胜任各种社会和生活角色。 (幼儿入 园适应难) 道德健康:最低标准是不损害他人。 (一)培养儿童生理健康 人生中两次生长发育较快的突增期!第一次在 2 岁以前; 第二次在青春发育期,年龄在 10—15 岁期间。在第二次突增期结束 的时候男女学生身体素质能力分别可以达到成人的 90.6%和 94.6%。 坚持锻炼运动系统的作用经常从事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 可以使骨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可以使关节伸展性增加,关节活动范 围加大, 灵活而牢固对心脏的意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心血管系统 的机能得到明显提高对肺的作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呼吸肌增 强,因而胸围增大,也可以增大肺活量,还能使呼吸深而缓慢,因此 活动耐久,不易疲劳。 良好的个人生活卫生习惯(1) 早晚洗脸(2) 早晚刷牙(3) 饭前便 后要洗手 (4)睡前洗脚(5) 勤洗头(6)勤洗澡 瓜果要洗净(9)不喝生水(10)不躺着看书 (二)培养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1)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 (2)基本的自我认识能力 (3)基本的人格协调能力 (4)基本的自主独立性 (5)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6)基本的生活适应能力 (7)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 (7)勤剪指甲 (8)生吃 儿童心理健康的心理品质表现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目前尚无统一测量 标准。根据我国青春期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他们达到心理健康应具 备以下六个心理品质。 一、智力发育正常 正常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 是心理健康的 重要标志之一。智商(IQ)在80分以上属智力正常,智商低于7 0分属智力落后,智力发展落后于实际年龄属心理发育异常,常伴有 适应能力低下,是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稳定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 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 久,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三、能正确认识自己 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并 且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对自己的优点能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 点也能充分认识,并能自觉地努力去克服。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 满信心,在学习、工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少年, 有积极、 良好的人际关系。 尊重理解他人, 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 并能用友善、 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 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 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有朋友和知己。 五、稳定、协调的个性 人格亦称个性,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心理健康的人有 健全的“自我” ,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已进行客观的评价, 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健全 人格的基本特征是: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坚韧的毅力,灵活的应变 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自制力。 六、热爱生活 健康的儿童应有的特质 1.积极的心态 心态是一种惯性思维,是一种习惯,可以改变。千万别认为是事 件影响了你的心态,要知道正是你的心态影响了你的发展。人与人之 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 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 与失败。 2.学会微笑 3.心理承受力(耐挫折能力) :当你觉得不公正时,告诉自己有时人 生便是如此,妈妈告诉我,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会尝 到什么味道 4.心中有爱 5 与人合作 作为健康的儿童,如果没有合作精神,就无法调动合作伙伴的积极 性,无法形成向心力与凝聚力,团体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心中有爱、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 如何监定儿童的心理问题 监定本就是一件相当棘手的工作,以下我们愿提出几项原则,供 父母作为判定的标准 (然而若想正确的判定可能就得请教心理专家或 精神科医师。 ) 1.行为与年龄的关系: 每个年龄的孩子都有一般的行为表现与发展程 度,如果你发现孩子比其他同龄孩子落后许多,最好能到医检查。 2.异常行为出现的频率:假如怪异行为偶尔才出现一两次,父母就暂 时用不着大惊小怪,但是如果经常产生,甚至经过约束后仍无法矫治 的话,就得注意并寻求治疗。 (开关门、凝视物品、用物品安慰心理) 3.对日常生活妨碍的程度: 假如孩子的问题已严重干扰孩子正常生活 或学习的话,就须求助于心理专家了。 4.观察孩子是否已有其他相关的并发症。 儿童本身缺乏适当表达能力, 所以面对自己的问题他们常会透过 一些怪异行为表达,例如:想博取关心而佯装头疼、以反抗父母掩饰 内心的焦虑。诸如此等问题,我们绝不可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 其次,儿童心理问题的临床症状也不见得与成人相合,例如:忧 郁症;成人可能会有自杀倾向,而儿童却无此种倾向;同样地,成人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可能是幻觉、妄想、幻听等,不过儿童期精神 分裂症的主要症状却是退缩。 另外,由于儿童正逢运用周遭环境建立自我概念的阶段,如果能 及早治疗,较具成效、且对孩子的伤害会减少许多,但是若拖延处理 时效,就得多费一番周折。 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传统观念里, 总认为心理问题只会发生在成人身 上,其实并不然。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儿童也会有心理问题吗?很不 幸地,答案是肯定的。一般而言,我们将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成一般性 及特殊性二类。一般性的问题如:口吃、尿床、逃学、不吃饭、说谎、 好动等; 特殊性的问题如:自闭症、适应障碍、癫痫、儿童期精神分裂症 等。也许你会说,你所碰到的问题不只这些。的确;孩子的问题并不 只以上所提及的。然而我们列举这些常见的心理疾病,并不是想对儿 童的心理问题加以分类, 而是想让父母亲了解孩子出现哪些行为时必 须注意、甚至治疗。 自闭症 典型自闭症的孩子,目光与言行都不与人接触,常使自己活在自 我的世界里,而且脾气异常强烈,他们同时会固执的爱听某种旋律或 某种玩具,甚至具有灵巧的动作及想法。日常生活中,他对「物」的 兴趣比对「人」来得高,有时甚至会把人的肢体当成物体来玩;玩的 时候,常常会有一些重覆且节奏性的动作;对於喜欢的东西相当执著 且一成不变。 产生自闭症可能的原因有:遗传、脑伤以及父母对子女冷漠的管 教态度等。其治疗方法,积极方面:应注意自己的管教态度、适时提 供爱及关怀、并妥为设计适宜的学习环境。消极方面:则应给予行为 治疗, 例如用代币学习或社会性增强等方式来建立自闭症儿童的人际 关系,饮食行为等过动儿活动量过大的孩子容易坐立不定、整天跑东 跑西、 爬上爬下、 话多、 手势多、 父母或老师往往非常讨厌这种孩子, 他们有时会认为这些孩子是故意捣蛋的。一般而言,这些孩子的特质 有: 。注意力难以集中……肌肉协调不良……缺乏抑制力,挫折容忍 度偏低……情绪不稳易发怒……过度敏感。 儿童过度好动的可能原因 有三种:一是家庭压力太大、二是轻微的脑部受损、另一种是天生就 属于活动型的孩子。治疗可分成二部分,积极方面应尽量减低家庭压 力,怀孕时不要乱服成药;消极方面则可使用镇静剂,降低孩子的活 动量(但不宜长久服用) ,在教学上则尽量安排消耗体力的或简单的 活动,并时时给予必要的增强。 恐惧症 儿童对鬼、神及不明物体的恐惧似乎是司空见惯,但是这种恐惧 若持续不断地存在著,则将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造成恐惧症的原因 不外以下三种,其一是过去可怕的经验所引起:如突来的巨响、朋友 或兄弟的恫吓等;其二,恐惧可能是焦虑的代替品;其三是社会学习 而来。矫正上应尽量避免危言恫吓;如果过度恐惧可以服用轻微镇静 剂减低其恐惧程度,然后再使用系统敏感消除法除去其恐惧。 1、自卑 是一种性格缺陷,而一个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 代。无疑,自卑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将产生负面影响,更对一个人的身 心两方面的正常成长起消极作用。美国儿童心理治疗专家霍夫曼指 出:当家长的须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应尽早 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随年龄的增长最终形成自卑性格。 霍夫曼还认为, 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出如下早期征兆: 常年情绪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 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的前期表 现。 过度怕羞 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 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 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拒绝交朋结友一般来说,正 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 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难以集中注意 力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 或只能短 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经常 疑神疑鬼自卑儿童对家长、 教师、 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 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 更是感到难以接受, 甚至耿耿于怀。 长此下去, 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 欢或者怪自己。过分追求表扬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 ,但往往 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 而且可能采用不诚 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延伸阅读:

上一篇:幼儿心理健康小知识及认定标准

下一篇:麻醉科文职护士“兼职”心理医生用“心疗”为官兵解“心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