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如何守护?

  学生心理健康如何守护?,“为了提升教师的亲子辅导水平,近年来,学校邀请了多位有经验的专家亲临指导,剖析辅导技巧,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比如,浙江省心理学会秘书长、浙江大学心理行为学系曹立人教授来我们学校作了《教育研究科学方法》主题讲座;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张国荣老师也到我们学校,为全体教师解析了因亲子关系不融洽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强调了亲子辅导工作的重要性,为我校开展亲子辅导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包海凤说。

  该校心理老师马敏介绍:“心理辅导活动课面向全体学生,以个性品质、自我认识、自信心理、情绪心理、意志品质、环境适应、学习心理、青春期心理、交往心理、亲子教育、生命教育、智力开发、社会适应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采用角色扮演、自我体验、游戏活动等形式,让它成为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

  “现在的孩子,情绪失调的情况比较多,还有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和父母、同学之间产生矛盾。除了常规课程外,我们还会根据孩子的特定情况,进行个体辅导或者团体辅导。”马敏告诉记者,该校采用学校心理管理系统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验,心理辅导教师可及时查看并统计测试结果,然后将分析及时反馈给校领导和班主任,对心理困惑较多的学生登记建档,必要时进行心理辅导。

  “沙盘游戏则充分利用沙盘游戏室,招募有意向参与的家庭,开展以‘一沙一世界,积极向未来’为主题的沙盘活动,在辅导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和家长在安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沙画的创作、体验。在活动中,学生和家长在选择沙具、摆放沙具、作品命名、故事分享等一系列过程中,把自己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投射在沙画作品上,同时也在交流、互动中相互理解、相互磨合,逐渐变得更加默契,彼此的心灵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绘画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可以诉说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他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学校每学期开展‘用画笔彩绘心灵’主题心理绘画活动,邀请家庭参加互助式心灵成长小组,通过个人创作、集体作画、作品命名、团体分享与讨论等形式开展亲子心理疏导,表达彼此的想法、感受和情绪,分享自己的故事,进行自我探索。”

  “我们先对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矛盾所在,然后根据真实案例编写了剧本,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出演,将生活中典型的家庭事件拍成微视频。每个视频都有正反案例,可以更加直观立体地教会家长掌握有效的教养技巧,如学会倾听、产生共情、鼓励孩子和家长合作、学会赞赏、掌握代替惩罚的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孩子玩手机游戏、如何对待孩子的‘情书’等。”

  彭宏辉介绍:“‘曼陀罗’这个词语来自于梵语,是圆轮、坛城的意思,一般以外圆内方或外方内圆为主,图案则是相互对称的。曼陀罗绘画最早由分析心理学学派创始人荣格发明。他认为,曼陀罗绘画具有整合心理分裂、增强心理和谐与人格完整的功能。我们的课程,就把曼陀罗绘画定义为在规定的圆圈内作画,用以表达内心的过程。”

  他的课堂分为三个部分:“准备阶段,我会让学生用自己觉得最舒服的姿势坐着,闭上眼睛,放空心灵,让心平静下来。绘画阶段,学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曼陀罗,用自己觉得舒服的颜色涂色。涂色的时候,我告诉他们不用考虑美感,只要求跟随自己的心。随着绘画的深入,孩子们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一些感觉、一些记忆片段或是一些故事。完成后,我会请孩子们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来欣赏自己的作品,把刚才绘画曼陀罗时的感受、联想或涌入脑海的记忆或故事写在纸的反面。”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最新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