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社会适应现状分析-最新教育资料

  中学生社会适应现状分析-最新教育资料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学生社会适应现状分析-最新教育资料

  中学生社会适应现状分析 社会适应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目标和重要检测指标。目前, 社会适应还没有一个明确一致的定义,各个领域有着自己的理 解。社会适应是一种互动过程。社会适应是个体自身与环境的一 种双向的互动过程,进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1]。社会适 应是一种能力。当个体面临陌生的环境和同伴交往等情境时,通 过不断控制周围环境、并对其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2]。社会适 应是一种反应。 社会适应是个体根据自身经验和能力对外界环境 或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3]。在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邹 泓、 刘艳等提出,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在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 通过顺应环境、调控自我或改变环境,最终达到社会环境保持和 谐、平衡的动态关系,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社会协调状 态的综合反映[4]。 中学时期,也就是所谓的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青少 年身体发育的关键期,也是青少年心理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 期青少年智力迅速发展,自我意识增强,情绪、情感趋向成熟, 意志也迅速发展。然而,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初期,由于心 理活动状态不稳定、认知结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不同 步以及来自个人、同伴、家庭、社会等复杂因素的影响,给他们 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 易使其产生社会适应不良问题[5]。 有人认为社会适应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有人反对 这个观点,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 系[6-7]。社会适应水平的高低对于解决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 到的困难也有一定的?P 系。且研究表明,社会适应与个体幸福 感呈正相关,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越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越 高,体验到的正性情感越多[8],故而对青少年的成长越有利。 因此,社会各界对于中学生社会适应水平十分关注。本研究 对中学生社会适应水平进行研究, 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了解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水平在性别、 是否独生子女、 年级的现状, 以及中学生社会适应水平的总体现状,为社会、学校、家庭给中 学生提供更适宜其成长的环境提出建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芜湖、上海、黄山等地的中学生,共发放问 卷 1050 份,回收问卷 1025 份,有效问卷 1006 份,有效率 98%, 调查对象具体情况见表 1。 1.2 研究方法 本调查采用的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 研究工具为青少年社 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采用周晖(2008) 编制,邹泓、余益兵 等( 2012) 修订的“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共 50 个项目,包括自我肯定、自我烦扰、亲社会倾向、人际疏离、行 事效率、违规行为、积极应对和消极退缩 8 个一阶因子。采用自 陈量表, 5 点计分, 1 代表“完全不符合”, 5 代表“完全符合”。 问卷的 Cronbach α 系数为 0.810,各维度内一致性系数从 0.613~0.878。 1.3 统计方法 本研究运用 SPSS19.0 软件包进行数据处录入和处理,统计 方法主要有描述统计、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2 结果 2.1 中学生社会适应的总体水平 由表 2 可知,中学生社会适应水平较高。自我肯定的水平高 于自我烦扰的水平,亲社会倾向的水平高于人际疏离的水平,行 事效率的水平高于违规行为的水, 积极应对的水平高于消极退缩 的水平。 2.2 中学生社会适应的差异比较 2.2.1 中学生社会适应水平的性别差异比较 为研究社会适应性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对其在性别上进 行独立样本 t 检验,由表知,t (自我肯定)=4.13,表明自我 肯定在性别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且男性的自我肯定高于女性的 自我肯定;t (自我烦扰)=-2.17,表明自我烦扰在性别上存在 显著差异,且男性的自我烦扰低于女性的自我烦扰;t (亲社会 倾向适)=-1.05,表明亲社会倾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且 男性的亲社会倾向低于女性的亲社会倾向, t (人际疏离) =3.20, 表明人际疏离在性别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且男性的人际疏离向 高于女性的人际疏离;t (行事效率)=0.52,表明行事效率在 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 (违规行为)=4.98,表明违规行为 在性别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且男性的违规行为高于女性的违规 行为;t (积极应对)=3.67,表明积极应对在性别上存在非常 显著差异,且男性的积极应对高于女性的积极应对;t (消极退 缩)=-3.38,表明消极退缩在性别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且男性 的消极退缩低于女性的消极退缩。 2.2.2 中学生社会适应水平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比较 为研究社会适应性各维度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对其 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由表知,t (自我肯 定)=2.49,表明自我肯定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 且独生子女的自我肯定高于非独生子女自我肯定; t (自我烦扰) =-2.51,表明自我烦扰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独 生子女的自我烦扰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自我烦扰;t (亲社会倾 向适)=0.82,表明亲社会倾向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 差异,t (人际疏离)=-0.57,表明人际疏离在是否是独生子女 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 (行事效率)=1.47,表明行事效率在是 否是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 (违规行为)=-3.27,表明 违规行为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且独生子女的 违规行为低于非独生子女的违规行为;t (积极应对)=2.01, 表明积极应对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 (消极退 缩)=-2.20,表明消极退缩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 且独生子女的消极退缩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的消极退缩。 2.2.3 中学生社会适应水平年级的差异比较 为研究社会适应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对其在年级上进行 单因素方差分析,由表知,F(自我肯定)=1.80,表明自我肯定 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F(自我烦扰)=10.29,表明陌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急求“社会适应能力量表”中文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