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114 心理科学Pg旧10109ical蜘日1ce 2008,3l(4):774—779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聂衍刚1一。林崇德”2郑 雪3丁 莉1 彭以松1 (1广州大

  114 心理科学Pg旧10109ical蜘日1ce 2008,3l(4):774—779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聂衍刚1一。林崇德”2郑 雪3丁 莉1 彭以松1 (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广州,510006)(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l∞875) (3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广州510631) 擅耍以广州市556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和(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一FFI)),探讨青少 年社会适应行为与大五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总体水平比较好。(2)青少年在良好社会适应 行为总均分上不存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在不良社会适应行为总均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 男生,高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二.但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3)严谨性、外倾性、宜人性、开放性与大部分良好社会适应行为 存在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大部分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严谨性、外倾性、宜人性与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著负 相关,神经质与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开放性与不良社会适应行为相关不显著。(4)进入每个预测良好社会适应 行为回归方程的人格维度分别为2—4个,能够解释5.1%一40.5%的变异,严谨性是主要和稳定的预测因素。(5)进入每个预 测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回归方程的人格维度分别为2—3个.能够解释9.3%一16.1%的变异,严谨性、宜人性是主要和稳定的预 测因素。 关键词:青少年大五人格 良好社会适应行为 不良社会适应行为 1 问题提出 社会适应行为又称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为了 严谨性、宜人性、外倾性、消极情绪对青少年的冒险 行为、药物滥用等不良适应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严谨性、宜人性、积极情绪对青少年的学业成绩等起 显著的预测作用,外倾性、宜人性对青少年的社交适 应能力等起显著的预测作用【8-11 J。Charlotte N. 适应外在社会环境、文化的要求和内在身心发展的 需要而必须在生活、学习和交往等实际活动中学会、 选择和回避的行为,也是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和 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 期望程度的能力水平的反映…。 人格也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心理特征的整 合,不同的心理学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分 析和解释,特质学派的观点更为当前的实证研究所 认同。它认为人格是由各种特质为单位构成的,所 反映的是个体比较一致的行为倾向、内心体验特点、 以及稳定的内在动机特点【2J,是个体行为的核心动 力因素。“大五人格模型”也是在以前诸多特质理论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人格结 构模型[3J。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与人格的关系密切。【4-6J 人格维度的行为归类假设则认为,人格维度是个体 对自己或他人行为进行归类的结果【7l,人格特点或 维度是对行为模式的客观描述。社会适应行为作为 一种评价性很强的行为模式,是社会文化规范准则 的体现,也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外表特征,对于处在快 速发展时期的青少年群体来说,良好社会适应行为 的形成和不良社会适应行为的回避必然受到其人格 发展的内在主导和影响。大量实证研究结果也显 示,人格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行为尤其是不良社会 社会适应行为起着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神经质、 Markey等人对美国处于青春期的女生的研究发现, 在严谨性和宜人性维度上得分低的女生更容易出现 不良适应行为【12 J。Helella 青少年人格与社会适应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人格 可以解释其自我报告的社会适应行为11—25%的变 异,对情绪和行为问题变异的解释超过20%,而且, 对父母报告的社会适应行为的预测更高¨3J。中国 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 研究”课题结果则显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能有效 促进儿童人格结构的优化,改变某些不良的人格倾 向【l 4I,这项追踪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儿童通过形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其人格发 展会更为完善和健全,人格中的一些消极方面也会 逐渐消失。 综上,目前关于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与人格的 关系,尽管大多数研究者都认同人格影响社会适应 行为的形成,但研究重点较侧重于人格对不良社会 适应行为的预测关系的研究,而关于人格对良好社 会适应行为形成的预测,则较少涉及,而且国内从比 较全面和广阔视角来研究社会适应行为与人格之间 关系的研究几乎没有。 研究者认为,个体内在的人格特质不仅对不良 社会适应行为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影响良好 R.洲Skaya对俄罗斯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项目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06SX刀∞1)资助。 H通讯作者:林崇德。B瑚il:Iillchongde@263.net 万方数据 聂衍刚等: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775 社会适应行为的形成,但是,社会适应行为的核心是 社会智力,学术智力对其影响相对较小,所以开放性 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不大。本研究拟采 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青少年人格与社会适应 行为关系做初步的测查,一方面为健全人格和良好 社会适应行为的养成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启示,另一 方面为后面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表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89,各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 信度依次为0.779,O.713,0.636,0.791,0.639, 0.515,0.626;不良社会适应行为量表由品行不良行 为、社会性不良行为、神经症行为3个因子38个项 目构成,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商数(MABQ)越高,说明 适应性越低,在本研究中该量表内在一致性系数为 O.978,各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依次为0.960, O.937,0.951。 2方法 2.1被试 从广州市区两所中学(普通中学与重点中学各 一所)的初二和高一年级各随机抽取三个班共592 人进行施测,剔除不完整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556 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3.9%,其中男生242人 (43.53%),女生314人(56.47%);初二275人 (49.46%),高一281人(50.54%)。 2.2工具 (1)自编《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量表》…:该量表 包括良好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和不良社会适应行为量 表两部分,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其中良好社会适应行为量表由独立生活、自我定向、 社会生活、学习适应、经济活动、社交适应、社会认知 与性共7个因子46个项目构成,良好社会适应行为 商数(ABQ)越高,说明适应性越好,在本研究中该量 ;j 79 (2)大五人格简式量表:以CC斌a等人(1992)的 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 Five—Fac勺Dr In唧tor3,, NEO—FFI)为基础进行修订。NEo—FFI量表是 NEo—PI的简化版,由NEo—PI中在各因子上负 荷最大的12个题项构成,共有60个项目,每个项目 有5个等级,从“强烈反对”到“非常赞成”。其神经 质、严谨性、外倾性、宜人性和开放性五个因子的内 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6,0。81,O。77,0.68, 0.73[1 5J。 2.3实施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学生上课时间进行一次性集体 施测,统一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数据全部采用留ss 幻W砌口惦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3结果 3.1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总体状况 露∥辩例7垆㈣》缈巧蝴耘鬻≯黝甲攀影礞7㈣缪罐∥“1 , P驴^黟燃魄穆ty。吼∥i?帮锈黝缈8㈨擘黟’孟≯…7 8搦 g 9nq 黪 ;。 人数(%) ≯ #, 羧 艮皇嬲i艘。魏,缸。。iiii荔韵+螋黟々‰。 70—84分 ……。 餍 85—114分 得分 煮 广; 嵋{ 秀 ’ 1 q』九毗 一 ÷j≥ij.臼o… 115—129分 ~1.40%4.90%麓 >130分 匦蒌区垂夏亟益亟圃 盈1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总体状况田 ’ 总体上看,大部分青少年在良好社会适应行为上 的得分很高,在不良社会适应行为上的得分很低(见 图1),在良好社会适应行为总分上,86.00%的青少年 达到了中等等级以上,而在不良社会适应行为总分 上,达到中等等级以上的青少年占到了91.20%。多 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青少年在良好社会适应行为总均 分上的性别主效应、年级主效应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 均不显著(p>0.05);在独立生活因子上性别主效应 显著(F(1,554)=16.683,声<0.001),男生得分显著 高于女生;在自我定向因子上年级主效应显著(F(1, 554)=7.26l,p<0.01),高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 二;在社会生活因子上性别主效应显著(F(1,554)= 19.691,p<0.001),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学习 适应因子上年级主效应显著(F(1,554)=5.245,户< 0.05),初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在社交适应因子 上性别主效应显著(F(1,554)=21.723,p<0.001), 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社会认知与性因子上性别 主效应显著(F(1,554)=9.858,p<0.01),男生得分 显著高于女生。 青少年在不良社会适应行为总均分上性别主效 应显著(F(1,554)=24.083,p<0.001),女生得分 显著高于男生,年级主效应显著(F(1,554)= 万方数据 776 心理科学 5.256,p<O.05),高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二,但 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在品行不良行为因子上,性 别主效应显著(F(1,554)=28.755,户<0.001),女 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年级主效应显著(F(1,554) =3.943,户<0.05),高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二; 在社会性不良行为因子上,性别主效应显著(F(1, 表1 554)=23.487,户<0.001),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 生;在神经症行为因子上,性别主效应显著(F(1, 554)=14.685,户<0.001),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 生,年级主效应显著(F(1,554)=9.059,户<0.01), 高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二。 3.2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与大五人格各维度的相关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与大五人格各维度的相关矩阵 注:’p<.05,*’户<.01,**。p<.001,F同。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1)表明: (1)良好社会适应行为除了个别因子与人格的 某(几)个维度相关不显著外,每一人格维度至少与 三种以上的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著的相关。其 中神经质与独立生活、自我定向、学习适应、经济活 动、社会认知与性等呈显著负相关;严谨性与除社交 适应外的其他良好社会适应行为显著正相关;宜人 性与独立生活、社会生活显著正相关,与社交适应显 应行为各维度起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在总体样本 中,大五人格可以解释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各维度 5.1%一40.5%的变异,严谨性、外倾性、开放性对良 好社会适应行为总分起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起负 向预测作用,可以解释良好社会适应行为总分24% 的变异。 在7个良好社会适应行为维度方程中,严谨性 被引入6次,开放性和外倾性被引入4次,神经质和 宜人性被引人3次。除宜人性对社交适应起负向预 著负相关;外倾性与所有良好社会适应行为显著正 相关;开放性与独立生活、自我定向、学习适应、经济 活动、社会认知与性显著正相关。 (2)神经质与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各维度存在显 著正相关;严谨性、外倾性、宜人性均与不良社会适 应行为各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开放性与不良社会 适应行为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 3.3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对大五人格的多元回归 分析 为了解大五人格对社会适应行为的预测力以及 这种预测力跨年级的稳定性与变异,以大五人格为 自变量,分别以良好社会适应行为的七个维度、不良 社会适应行为的三个维度为因变量,在青少年样本 总体和各年级样本中进行了回归分析。表2和表3 列出了青少年样本总体和各年级样本中进入良好社 会适应行为回归方程和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回归方程 的人格维度的名称、标准化回归系数(口值)、所解释 测作用外,严谨性、开放性、外倾性、宜人性对良好社 会适应行为起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对独立生活、自 我定向起负向预测作用,对社会生活起正向预测作 用。在不同的年级中,进入良好社会适应行为维度 方程的人格特质并不一致,在初二年级样本中,对独 立生活起预测作用的人格维度有4个,对自我定向 起预测作用的人格维度有3个,而在高一年级样本 中,分别都是2个。无论在初二还是高一年级样本 中,对社会生活起预测作用的人格维度都是神经质、 严谨性、外倾性和宜人性。在初二年级样本中,对学 习适应起预测作用的只有严谨性1个,对经济活动、 社会认知与性起预测作用的人格维度有2个,没有 任何人格维度能够预测这一时期学生的社交适应, 而在高一年级样本中,对学习适应期预测作用的人 格维度有严谨性和外倾性2个,有3个人格维度能 够预测经济活动,分别有2个维度能够预测社交适 应、社会认知与性。。 3.3.2青少年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对大五人格的多 元回归分析 的方差百分比(调整R2)、方程的F值。 3.3.1青少年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对大五人格的多 元回归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五种人格特质对良好社会适 万方数据 聂衍刚等: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裹2青少年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对大五人格的多元回归分析年级 裹3青少年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对大五人格多元回归分析的年级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严谨性、宜人性、外倾性对不 良社会适应行为起负向预测作用,其中严谨性和宜 人性是主要的预测因素。在总体样本中,大五人格 可以解释不良社会适应行为9.3%一16.1%的变 异,严谨性和宜人性对不良社会适应行为总分起负 向预测作用,能够解释不良社会适应行为总分 13.1%的变异。在不同的年级中,进入不良社会适 应行为维度方程的人格特质基本一致。 从预测变量的预测稳定性来看,严谨性、宜人性 对不良社会适应行为的预测作用具有跨年级的稳定 性,外倾性主要对高一学生的良好社会适应行为起 预测作用,开放性主要对初二学生的良好社会适应 行为起预测作用。而严谨性和宜人性对不良社会适 应行为的预测作用具有跨年级的稳定性。 4讨论与建议 4.1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总体状况 总体上,青少年在良好社会适应行为上的得分 很高,在不良社会适应行为上的得分很低,说明他们 的社会适应行为发展较好,能够符合社会文化规范 的要求。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在良好社会 适应行为总均分上的性别主效应、年级主效应以及 两者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说明在良好社会适应行 为总体上不存在年级、性别上的差异,而在不良社会 适应行为总均分性别主效应和年级主效应显著,且 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高一学生得分高于初二,这是一 个值得引起注意的结果。过去有关问题行为的研究 显示u 6I,男生会表现出更多的外化问题行为——如 万方数据 心理科学 攻击性行为、打架等,而女生的问题行为则更可能是 结果,如神经质对社会生活起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宜人性对社交适应起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样的 结果可能跟所用工具的文化适应性有关。尽管有研 究显示大五人格在多种文化中具有较大的一致 性【18j,但王登峰等有关中国人人格维度的系列研究 指出,大五人格结构与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并不完全 相符【19,20I,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中 国青少年的人格结构有其自身的一些独特特点,大 五人格结构不一定适合中国青少年的人格测量,这 也提示研究者在今后的深入研究中应该尽量采用源 于本土文化的量表和工具。 4.3大五人格对社会适应行为形成的预测作用分 析 本研究相关分析的结果同样表明,总体上来看, 神经质与不良社会适应行为正相关,严谨性、外倾 性、宜人性、开放性则与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呈负相 过分控制的内化行为——如焦虑、抑郁等神经症行 为,但最近的一些证据表明,这种差异可能是由社会 文化对男女在问题行为上的期望不同所致,随着社 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性别差异正在缩小中m J。本研 究的结果似乎支持了后一种观点,但仍有待进一步 的研究验证。 4.2大五人格对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形成的预测作 用分析 本研究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神经 质与大部分良好社会适应行为负相关,严谨性、外倾 性、宜人性、开放性与大部分良好社会适应行为正相 关,而且相关大都比较显著。 以大五人格为自变量,以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各 维度为因变量的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格五 因素对良好社会适应行为起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 可以解释个体良好社会适应行为5.1%一40.5%的 变异。严谨性对独立生活、自我定向、社会生活、学 习适应、经济活动、社会认知与性等6种良好社会适 应行为起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具有跨年级的稳 定性,说明做事专心、坚持、有计划性和自制、守纪、 有责任感的青少年更容易形成各种良好社会适应行 为。外倾性对社会生活、学习适应、社交适应、社会 认知与性等4种良好社会适应行为起显著的正向预 测作用,但不同年级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外倾性主 要对高一学生的这些良好社会适应行为起预测作 用,这可能跟人格维度的发展成熟有关u 4I,高年级 学生的独立性增强,生活范围逐渐扩大,促使其外倾 性人格特质有进一步的发展,外倾性的作用也随之 增强。开放性对独立生活、自我定向、经济活动、社 会认知与性等4种良好社会适应行为起显著的正向 预测作用,而且不同年级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开放 性主要对初二学生的这些良好社会适应行为起预测 作用,在高一年级样本中,它只对经济活动起正向预 测作用,这可能跟开放性主要反映个体的智力有关, 而随着青少年年级的增长,智力因素在良好社会适 应行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减弱,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增强,这从一个侧面支持了研究者关于社会适应行 为本质上是社会智力而非学术智力的观点…。神经 质对独立生活、自我定向起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说 明那些有着消极情绪以及缺乏自信、易怒、易受挫的 青少年独立生活能力差,其行为的目的性、主动性也 不强。宜人性对独立生活、社会生活起显著的正向 预测作用,说明那些大方、友好、随和、亲切的青少年 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都很强。以上结果都 与最初的研究设想相一致,但是也出现了不预期的 关,而且相关大都比较显著。 以大五人格为自变量,以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各 维度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严谨性和宜人 性是不良社会适应行为的主要预测因素,能够解释 不良社会适应行为9.3%一16.1%的变异,二者均 起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且具有跨年级的稳定性。 以往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在严谨性和宜人性上得分 低的青少年更容易出行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9 J,本 研究的这一结果与之保持一致。神经质只对初二年 级的神经症行为和不良适应行为总分起显著正向预 测作用,而对高一学生的不良社会适应行为不起预 测作用,这可能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学校和家 庭教育的双重影响下,其人格不断完善,神经质特质 在人格中所占比重相对缩小,其影响也相对减弱。 外倾性、开放性对初二和高一的不良社会适应行为 均没有预测作用,说明个体的外向性和开放性特质 与不良社会适应行为的形成没有关系,这同样也为 社会适应行为本质与学术智力无关的观点提供了佐 证[1j。 5结论 (1)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总体水平比较好,在 良好社会适应行为总分上,86.00%的青少年达到了 中等等级以上,而在不良社会适应行为总分上,达到 中等等级以上的青少年占到了91.20%。 (2)青少年在良好社会适应行为总均分上不存 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在不良社会适应行为总均 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女生得分显 著高于男生,高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二,但二者的 交互作用不显著。 万方数据 聂衍刚等: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3)严谨性、外倾性、宜人性、开放性与大部分良 好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大部分 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严谨性、外倾 性、宜人性与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神 经质与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开放性 与不良社会适应行为相关不显著。 (4)进入每个预测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回归方程 的人格维度分别为2—4个,能够解释5.1%一 40.5%的变异,严谨性是主要和稳定的预测因素。 (5)进入每个预测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回归方程 的人格维度分别为2—3个,能够解释9.3%一 16.1%的变异,严谨性、宜人性是主要和稳定的预测 因素。 一 Ef垮妇Wh0“nks drill|【ing motiv荡in d.孤啪pKc,p既80n址ty,afld 2006.31:1844—1857 and、Vhy?A re、,ie、jl,of∞cio— 00nt。【tual i刚es behind the M^皿唱people.Addictive beha“ol暑, “ .. Luis F.Garc?’,et a1.Eff∞tS of p既3∞ality,n娜{ng styIes an and文,cial 谢ues a∈IoI鹤c朗ts’式cialisation p】[ooe胬. R璐∞ality and Indi、,idual Diff既朗c墨,2006,40:1671—682 11 ’ Caspi,A.,Rob日臼,B. P毁瓢mality de、,e10pm∞t: Review W.。 &S蚴n日, R. L. stability and ckmge.Amual of Psychology,2005,56:453一镐4 12 a尬rlotte N.Markey,et a1.Pt璐omlity,pubeny,锄d pl洲酬lt gids risky beha“o玛:Exanliflir培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Rve—Fktor M0dd 0f Joumal 0f Re晤吒h in 13 pe酬ity. in Ru舒ia. the Pe曩跏“ty,2003,37:405—419 Hd∞a R.90bodskaya.111e Rve,Beha啊al阳l systen坞ard a翻odatio璐觚娜g Beha诵al期l the Big 6参考文献 1 InKbitian arld Apl】roach child锄d adol任℃∞t adjusnn印t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华南 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5 ,. R嬲∞ality and Indi“dual DiffeI明嬲,2007,43:913—924 2 Wang,D.,Cui,H.,&z}删,F.M魄面Ilg the p∞;0nality ofChine辩:NEOPI—Rve捌s(四S.ASi蚰 Ja朋al 0f S0daJ Psychology,2005,8(1):97—122 1c 孙云晓,邹泓等.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少年儿童 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报告.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6 Costa,P.T.,Jr.,&^,【cCrae,R.R.Re、,ised NBO Pa蕙。nality 3 刘继亮,孔克勤.人格特质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 200l,24(3):294—296,289 胁0r Inv饥哪(NE0一FFI)pro触onal蚴ual. ()des阻,FL:Psychological凡税s锄饥t R唧uro苍Inc. ,。 ln咖白铆了(NE0一PI—R)and NEo Five一 4 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导论.何瑾,冯增俊,译.海口:海南 人民出版社,1986:187 Mccne R R,(ht8 P 5 T.P咖瑚-Iity Trait structure越a 1, 雷雳,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Hl仰an啪v皤d.Am商锄Psych0崦ist,1997,52:509— 516 6 H朗8lrd日。S.w.,Sd鲫waId,S.K.,et t托a廿Ilent New a1.Multisys蛔mjc of舳tisocial beha、,iof in c11iI(1r∞and adoIex蜘ts.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王登峰,崔红.人格结构的行为归类假设与中国人人格 的文化意义.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 (1):26—34 ,。 York:GuiIfbrd.1998 7 G洲berg L.R.The stmcture of Ph朗otypic n四∞aIity T嘣ts.Amdcan胸忙hoIo西st,1993,48:26—34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有没有独立的“神经质”人格维度.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3):25 —30 8 LiisⅣIe彻苔kk 19 pe增删i锣 倒ts, preadol曙鲫ts 28:1507—1514 aIld抵ts?Addictive 舯d et a1.As∞ciation bt小Ve朗叫bstance惜e。 platdet M/U) acti、,ity ill BeI嘶嘶,2003?20 王登峰,崔红.西方“愉悦性”人格维度与中国人人格的 关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5,31 (3):3l一36 9胁【I】anlld KIm甜E,R讲出KI】ibbe,‰Id GIId,鼬啦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olescent Social Adaptive Behavior and N如y口孵增1.-,L锄CIl伽础2,历删g X船3,耽曙“1,砌g‰馏1 (1 De聊衄捌td风则岫,GI哪瞄b11“懵sity,GIl咄I.5lo006)(2I嘟itute ofⅨ—中㈣tal胸d蛔r。B两吨卜10ⅡIdl Jni嘲ity,Bdji唱,l嗍5) Ah巾脯ct the“Big.Five”Pe体onality 556 st'ld朗ts (3 D印a咖蜘t 0f PSych她y,S叫th Chi咂N【揶flaI Univ口sity。GI啊ngzh。u,Chim 510631) fr锄2 middle sch。0b in I;llan彭}dl were inv氆垃i星净ted in t哪玛of the rdatiof幽p behavior aIld。big_five”per卿1ali哆诵th the&口如矿A如励啦’S帕叫/ld矽£i傀&妇秭0r口利N至D R僻F蝴h伽幻删(NED be}la“o礴were p吲tivdy a固0ciated州th betwe∞鼠cial adapti、,e F矸).The您uIts a鲫blen答s,哪目lne鹦,aIld steadi鹤t predicto礴. sh0、^,ed that:(1)S0cial眦u-adaptive negativdy related t0嫩蛆mid驰.(2)2-4 pe内on吐ti签∞踟ted f曲5.1%?40.5%0f 00nsci肌tiou圈1e帑,饮位lve巧确, the、,a五ance in 3df.托p(疆ted social weu.ad印tive 9.3%.16.1%of小e va矗mce beha“o巧,oDnscienti0咖e鹤beir堰the stro啦rest in seIf-lq肌。d s∞“maLadaptive adapti、re bEIh赫.G)∞demia瑚e璐alld硼即现bl∞墨s and steadiest predictor.(3)2—3雕窍∞aditi鹤口‘pIained we咒the StrofIg皓t甜d 1哂r wor凼:ad0Iesoem,b遮five per潮.1al时,∞cial behav衙,∞c甜malEIdapti、,e beh州研 万方数据

延伸阅读:

上一篇: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的编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