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疗法是( )。

  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疗法是(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要点解析: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
1.分析的常用方法
(1)联想:是分析的基本手段。治疗者要求病人毫无保留地诉说他想要说的一切,甚至是自认为、离奇、不好意思讲的想法。
(2)移情:病人可能将治疗者看成是过去与其心理冲突有关的某一人物,将自己对某人的体验、态度、幻想等有关的情感不自觉地转移到治疗者身上,从而有机会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这就是移情。移情分正移情和负移情,正移情中,患者恋慕治疗者,希望得到爱和感情的满足;在负移情中,患者把治疗者看成讨厌、可恨的父母或其他形象,并情绪。治疗师利用移情,切忌感情用事。治疗师也同样会出现移情,称为反移情,治疗师必须十分地把握住对来访者的职业性关心和个人情感卷入的界限。
(3):在联想过程中病人在谈到某些关键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联想困难。
(4)释梦:梦的内容能反映人们的潜意识,可以通过对梦的分析间接了解病人的深层次心理真谛。使以梦的形式反映的潜意识内容得到展现。
(5)解释:分析师对病人的一些心理实题,如他所说的话的无意识含义进行解释或引导,帮助患者将无意识冲突的内容带人意识层面加以理解。
(6)疏泄:让病人地表达被压抑的情绪,特别是过去强烈的情感体验。
2.行为主义治疗的常用方法
根据学习理论和条件反射的原理,对患者行为进行训练,以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有疗法、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控制疗法等。适应证是:神经症、人格障碍的不良行为、药物和酒精依赖、其他不良习惯等。
(1)系统脱敏法:治疗师帮助患者建立与不良行为反应相对抗的松弛条件反射,然后在接触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中,将习得的放松状态用于焦虑反应,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脱敏),最终矫正不良行为。系统脱敏法包括放松训练、制定焦虑等级表及脱敏治疗。主要适应证为恐怖、焦虑、症等神经症。
(2)满灌疗法:让病人面对(或通过想象)能产生强烈焦虑的,并保持一段时间,不允许病人逃避,由于焦虑过程有开始、高峰和下降的波动变化过程,最后可消除焦虑并最终预防条件性回避行为的发生。对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哮喘、溃疡病的病人慎用。
(3)厌恶疗法:在某一特殊行为反应之后紧接着给予一厌恶刺激,最终会和消除此行为,病人出现不良行为时,就给予电击、催吐等痛苦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向,产生厌恶感。适用于治疗药瘾、性和酒精依赖等。
(4)正强化和消退法:如果在行为之后得到赏,这种行为在同样的条件下就会持续和反复出现,属于正强化法。如果对行为不采取任何强化措施,这种行为发生频率下降,即消退法。适用于治疗饮食障碍、获得性不良行为和发育不会病人的异常行为等。
(5)示范法:向某个个体呈现一定的行为榜样,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进行模仿学习的行为疗法。
(6)放松训练法:按一定的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
(7)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于生物反馈仪、使病人了解自身的血压、心率、脑电波等生理指标;经过反复训练,学会控制自己的内脏活动,从而帮助缓解某些心理障碍和疾病的症状。生物反馈对治疗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障碍以及高血压、冠心病、哮喘、中风后遗症等疾病有明显疗效。
(8)自信和社交技巧训练:前者是训练如何恰当地与人交往,方法有角色示范、脱敏和正强化。后者是进行社会技能方面的系统训练,克服害羞等,方法有指导、角色示范和心理支持等。
(9)行为辅助工具:用设备使病人在自然下学习新的适应性行为,如用仪器治疗口吃。
3.人本主义疗法的特点
旨在向患者提供重新开始成长过程的新经验。罗杰斯创立的患者中心疗法中,将医患关系视为改变和成长的最重要的治疗因素。医生应具备的三种成功的态度是:
(1)以患者为中心:动员患者内在的实现潜力,使病人有能力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治疗他们自己。治疗者的责任是创造一种良好的气氛,使病人感到温暖,不受压抑,受到充分理解。
(2)把心理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心理治疗主要是调整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过程。治疗者如同一个伙伴,帮助病人消除不理解和困惑,产生一种新的体验方式,而放弃旧的形象。
(3)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反对和支配病人,避免代替病人作决定,不提出需要矫正的问题,从而强化病人的言语表达,激发病人的情感,使病人进一步自己,并随之产生性的知觉。

延伸阅读:

标签:考点解析

上一篇:髌骨软骨的营养主要来自( )。

下一篇:可用于人造载体的是(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