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病毒是( )。

  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病毒是( )。
试题解析:
狂犬病病毒是人和动物狂犬病的病原体。狂犬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人因被患病动物咬伤而感染。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要点解析:
☆☆☆☆考点5:EB病毒;
EB病毒(EBV)是一种嗜B细胞的人疱疹病毒,在B细胞中可引起两种形式的感染,增殖感染和非增殖感染(潜伏感染和恶性)。EBV不能用常规的疱疹病毒培养方法培养,一般用人脐血淋巴细胞或用含EBV基因组的类淋巴母细胞培养EBV。
EB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我国3~5岁儿童的EBV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幼儿受染后多数无明显症状,青春期发生原发感染,约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主要通过唾液,病毒可从口咽部排出达数周至数月。原发感染后,机体产生性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虽能防止外源性再感染。但不能完全清除潜伏在细胞中的EBV。在体内潜伏的病毒与宿主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少量的EBV在口咽部继续发生低滴度的增殖染。这种持续感染的状态可保持终身。与EBV感染有关的疾病主要有三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和鼻咽癌。

   ☆☆☆☆☆考点1:狂犬病病毒;
1.生物学性状
狂犬病病毒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一种嗜神经病毒。病毒主要在野生动物及家畜中。人主要是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而被感染的。
病毒外形似子弹状,中心为螺旋对称的核衣壳,核酸为单负股RNA,外面是脂蛋白包膜。
2.致病性
病毒的动物感染范围较广。在易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在胞质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称内基小体,在诊断上很有价值。
在动物发病前5天,唾液中可含有病毒。人被犬咬伤后,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体内。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人发病时的典型临床表现是神经兴奋性增高,吞咽或饮水时喉头肌肉发生痉挛,故又称恐水症。经3~5天后,病人转入期,最后因昏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死亡率几乎达100%。
人被犬等动物咬伤后,应将动物捕获隔离观察。若经5~7天不发病,一般可认为该动物不是狂犬病或咬人时唾液中尚无狂犬病病毒。
3.防治原则
人被犬等动物咬伤,后应立即清洗消毒伤口,使用高效价抗狂犬病病毒血清。由于狂犬病的潜伏期较长,如及早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发病。我国目前使用细胞培养制备的灭活病毒疫苗,于咬伤后第1,3,7,14,28天各肌注1ml免疫效果好,副作用少。
 

延伸阅读:

标签:考点解析

上一篇:下列哪项为骨盆测量的正常值( )。

下一篇:下述哪两个物质之间不具有反馈关系(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