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是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要点解析:

  ☆☆☆☆☆考点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1.毒理作用机制

  有机磷酸酯类作用机制与可逆性抗胆碱酯酶药相似,但其与胆碱酯酶的结合更为牢固。结合点也在胆碱酯酶的酰解部位丝氨酸的烃基,此烃基的氧原子具有亲核性,而有机磷酸酯类中的磷原子是亲电子性的,故磷、氧二原子间易于形成共价键结合,生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乙酷胆碱在体内大量堆积,出现乙酰胆碱中毒症状。若不及时抢救,酶可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就老化,此时即使用胆碱酯酶复活剂,也难以恢复酶的活性。必须等待新的胆碱酯酶合成后,才能水解乙酰胆碱。这一过程需15~30天。因此,一旦中毒,只有及时抢救,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2.急性中毒

  (1)中毒症状

  乙酰胆碱作用极其广泛,因此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其急性症状表现多样化。轻度中毒以M样症状为主,中度中毒可同时出现M样和N样症状,重度中毒时除表现为外周M、N样症状外,尚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①M样症状

  a.眼:严重中毒者大多出现瞳孔缩小,但中毒早期可能并不出现。此外,尚可见视力模糊或睫状肌痉挛所致的眼痛。

  b.腺体:出现流涎和出汗,严重者可见口吐白沫、大汗淋漓。

  c.呼吸系统: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加,引起呼吸困难甚至肺水肿。

  d.胃肠道:胃肠道平滑肌兴奋及有机磷酸酯类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作用,出现恶心、、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e.泌尿系统:严重病人可由于膀胱逼尿肌痉挛性收缩而引起小便失禁。

  f.心血管系统:M样作用主要引起心率减慢及血压下降。当病人同时有N样症状时,则血压有时可升高,故此时心血管作用较为复杂。

  ②N样症状

  表现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的N1受体兴奋及骨骼肌运动终板的N2受体兴奋。神经节兴奋在胃肠道、腺体、眼等方面为胆碱能神经占优势,故其结果与M样作用基本相似。但在心血管,则以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占优势,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加强,血压上升。N2受体激动表现为肌束颤动,常先自小肌肉如眼险、颜面和舌肌开始,进而累及;严重时可因呼吸肌而死亡。

  ③中枢症状

  为严重中毒时所表现的症状,是有机磷酸酯类引起脑内乙酰胆碱水平升高所致,从而影响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表现为先兴奋、不安、谵语及肌肉抽搐,进而转入,出现昏迷,此时由于延脑血管运动中枢而出现血压下降及呼吸而呼吸停止。

  (2)急性中毒解救

  ①迅速消除毒物,防止继续吸收。

  ②尽快使用解毒药物:轻度中毒用阿托品对抗M受体兴奋,中度和重度中毒采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药如碘解磷定联合应用。

延伸阅读:

上一篇:治疗粘液性水肿的药物是

下一篇: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