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铺村实践是值得向世界讲述的中国故事

  朱铺村实践是值得向世界讲述的中国故事,一个曾经负债累累、面貌涣散的村庄,如今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党员朱俊刚,5年来,带领黄陂区李家集街朱铺村“听党话跟党走”奔向幸福路。近日,记者从全国两会了解到,该事件引发不少参会代表、委员关注,他们纷纷指出,朱铺村乡村治理为各地农村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树立样板,其经验值得广泛推介。

  “带领全村‘听党话跟党走’,立起了干部的样子、党员的样子、党组织的样子,凝聚全村强大力量向前奔,这正是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是值得向世界讲述的中国故事。”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关注本报报道后感触很深。近年来,他持续围绕乡村振兴参政议政,今年全国两会上,他一口气提了四个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提案,其中包括《关于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脱贫攻坚经验成果,向世界讲好中国减贫故事的提案》。在他看来,朱铺村的故事是新时代脱贫攻坚波澜壮阔实践和历史性成就的生动案例,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方案。

  连玉明认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是关键。朱铺村治理经验亮点在于激发了乡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潜能,推动当地产业转型、环境治理、就业增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不断向内生驱动转变,是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的经验与模式的生动呈现。

  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龚胜生围绕乡村振兴深入调研,积极建言,对于本报报道,他感触颇深:“抓好‘带头人’,有了‘顶梁柱’,就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一根柱子带领一个班子,一个班子带活一个村子”,龚胜生认为,朱铺村治理成功的关键在于“领头羊”有能力、有抱负、有情怀。他指出,朱铺村党支部书记朱俊刚学历高、知识广、视野宽,决策和组织能力强,同时,他能干事、肯干事,有着改变乡村模样、带领村民共同走向富裕的强烈愿望,在工作中,始终出于公心,忠于承诺,带着爱乡村、爱乡亲的情怀干事,强化村党组织、凝聚党员力量,是取得乡村治理成效的关键,这样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

  “党建和乡村治理有声有色,朱铺村的治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全国人大代表、新洲区潘塘街陈玉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喜表示,朱铺村相关做法为各地农村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树立了样板,村党支部书记朱俊刚政治站位高、工作有办法、群众有抓手,示范效应明显。他同时指出,朱铺村治理成果充分说明,基层治理和党建工作不是两张皮,基层治理抓好了,党在基层的阵地才能更加巩固。

  “搞‘花架子’、做表面工作不行”,从事农村工作多年,张文喜深有感触,村带头人真正发动群众力量参与乡村治理要干实事,急群众所急所盼所怨,真正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朱铺村牢牢抓好村庄治理、产业发展、党员教育等工作,引导广大村民听党话、跟党走,才能让那个曾经负债累累、面貌涣散的村庄面貌彻底扭转。

  “在基层农村,有很多像朱俊刚和朱铺村这样的生动典型,对他们的故事进行梳理、总结和全面记录,真实记录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新成效和脱贫摘帽后的新面貌,有助于深入剖析中国式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规律,深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方案”,连玉明建议,应结合纪念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重点宣传朱铺村治理故事和朱俊刚典型事迹,以展示脱贫乡村振兴的成果,彰显我国制度优势,展现大国自信。

  在近年深入调研中,龚胜生发现,不少传统村落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有能力、抱负、情怀的带头人。一些村干部看重个人利益,不为民办实事,村民不服,群众有怨,发展产业没有号召力,乡村建设形成不了合力。

  如何引人才、强班子?龚胜生建议:“应尽快建立乡土人才评价标准和使用机制,为回乡能人、产业能手等乡土人才进行职业等级评定,打通他们的晋升通道,形成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的长效机制,让更多有能力、有抱负、有情怀的乡土人才担任村里的梁柱子,带领村班子形成治理合力,带领村民们形成发展合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在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建设方面,张文喜提出,今年是村“两委”换届之年,村“两委”班子选拔标准应更有针对性,要以爱乡村、懂农业、有技术、会管理、有情怀等为选拔标准,在回乡能人、种植能手中认真选拔“两委”班子成员,优化人员结构,全面提升治理效能。“一个支部一面旗帜、一名党员一盏灯,让乡村更美丽、群众生活更幸福。”(信息来源长江日报 宋磊 柯立)

延伸阅读:

上一篇:社会实践过半|贝壳情系家乡讲述直播背后的脱贫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