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创新内地首批37港医生获正高级职称

  体制创新内地首批37港医生获正高级职称?图: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等37位香港医生5日获得正高级职称证书。图为证书颁发现场。\大公报记者郭若溪摄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互评互认工作再传重磅消息。8月5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等37位香港医生经深圳直接认定,获得正高级职称证书。这是在深工作的港医首次获得该证书,打破了内地职称由低到高的逐级晋升规则,为香港医生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获得手术资质、科研、教学项目资质等方面提供便利,打通壁垒,将促进大湾区医疗人才流通便利化。下一步,深圳将探索扩大认定试点范围,支持港大深圳医院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加强与香港的交流合作及体制机制创新。\大公报记者 郭若溪深圳报道

  一直以来,因为香港医生的培训和专业资质认定,与内地制度有很大差异,限制了两地医疗人才流通。对此,深圳在调研港大深圳医院香港医生的学历、资历、业绩等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认定标准条件,对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已注册香港特别行政区专科医师且从事临床诊疗工作满5年,且在港大深圳医院工作满3年的顾问医生,符合认定条件的,直接认定为正高级职称。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打破“双城壁垒”。

  深圳市人社局局长赵忠良介绍,本次认定的37名正高级职称医生,共涉及16个专业,均已聘任在港大深圳医院顾问医生岗位上,临床实践能力突出。此次先行先试,探索从顶层打通,打破内地职称由低到高的逐级晋升规则,直接满足境外高端医学人才的高级职称需求。同时,采取直接认定,为境外医生定制“绿色通道”,科学设置条件式、标准式评价方式,避免重复评价。最后,坚持评用合一,以用为本,实现人才评价与岗位聘用的有机融合。“下一步,将探索扩大认定试点范围,支持港大深圳医院开展职称自主评审。”

  赵忠良表示,深圳如何与港澳通行的人才评价机制、标准相衔接,减少重复评价,职称如何进行直接认定,没有可以覆製的经验。“香港的医生评价制度借鉴了国际通行的医师管理制度,具有规培严格、评聘清晰、注重实践等特点,对于深圳职称制度改革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卢宠茂表示,在内地,医生进行高难度手术、科研、教学项目等工作与职称紧密相连。“患者就诊时,会通过医生的职称判断其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过往,香港医生由于缺乏相应高级职称无法进行部分高难度手术,现在这个壁垒打通了,未来也能更好地服务大湾区的患者。”

  港大深圳医院助理院长樊敬文说:“获得正高级职称证书后,医生在医疗科研、服务、管理方面会更方便。以前香港医生在内地申请课题也比较困难,不能申请的原因主要就是没有相对应的职称认定,但现在有了正高级职称,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也能够让医生们在手术授权、医生培训等方面更加规范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深圳联络处主任邓秀娴表示,希望内地和香港的医疗管理体系有更多的交流,有更多的香港医疗专业人才到内地服务,“这对于在大湾区生活和工作的港人来说尤为重要,更能提升两地的医疗水平。”

  深圳市人社局副局长倪勇表示,内地各个领域对职称的管理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希望通过此次试点,为其他领域的突破衔接带来示范。“包括建筑、规划、会计、金融等领域也做出更多的改革创新,让更多的国际化人才能够到大湾区来执业,为他们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延伸阅读:

标签:助理医师

上一篇:37位港籍医生在深圳获评正高级职称促大湾区医疗人才流通便利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