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在学校教育为主的中国,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也逐渐开始重视家庭教育,认识到了 家庭教育在孩子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并积极探索关于家庭教育的方法, 并将之付诸实 践,这种行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在学校教育为主的中国,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也逐渐开始重视家庭教育,认识到了 家庭教育在孩子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并积极探索关于家庭教育的方法, 并将之付诸实 践,这种行为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针对家庭教育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家庭教育 的技巧与方法。 正文: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 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 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 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即是指在家庭领域内长辈对晚辈实施的教育, 而这种教育应从孩子小时教起, 家长 切不可松懈。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 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 (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 “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 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加全面,重视孩子综 合能力的发展,从小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孩子的一生至 关重要。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孩子成长过程中首先接触的环境是家庭,接触最紧密的即为他们的父母或其他负责人。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承担着孩子教育的启蒙作用,即孩子 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教会孩子各种基本生活行为(如走路、说话、独立性等) ,影响着孩子 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从而对孩子一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 人的成长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家庭, 结婚前生活在父母组建的家庭中, 婚后生活 在自己组建的家庭中,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家都是根,中国传统思想落地归根,从而使人 们对家有着深厚的情感。家是一个人物质源泉和精神支柱,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避风港,家 承载着太多的使命,伴随着人的一生。 (三)家庭教育弥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足 学校每个班级中都有好几十个学生, 老师不可能完全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 这时就需要 家长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使老师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现代 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各种信息在网络上飞速传播, 这就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孩子使 用新技术,摒弃网络上的不良诱惑,从而使孩子身心得到更好地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 优化孩子的心灵,使他们自觉屏蔽不良信息。 (四)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 父母孩子之间, 父母应属于比较强势的一方, 父母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 这更可以显示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正确的对待孩子进行教育可以使孩子更好地理解与体谅 父母,使孩子在内心中对父母产生一种敬畏感,使孩子心甘情愿的接受父母的建议,从而更 好地付诸于实践,如此良好的循环下去,必定会使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融洽,使孩子对父母又 敬又爱,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五)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在平时生活中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 小孩子有极强的模仿能力, 家长的各种行为 可在孩子身上找到影子, 同时也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那么这种行为模范作用也应归为家庭教 育。 只有正确的行为习惯才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而这种行为会在他们日后为人 处世和做事方式和态度等方面反映出来,慢慢形成习惯影响他们的一生。 家庭教育的方法 (一)家长要适时的夸耀孩子,尤不可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贬低孩子 适时的夸耀孩子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心理素质, 能提高 做事的积极性和成功率,从而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更好地为人处世的能力。不过中国是 个谦虚谨慎的国度,中国人习惯于自谦,而这种现象作用在孩子身上就坏了,在外人面前贬 低孩子,过度谦虚与自大都不是好现象,家长要有模范作用,在孩子面前真实的表现自己, 从而使孩子养成真实、不做作的个性,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孩子的自信。 (二)家长不可过度溺爱孩子,要使孩子养成独立的性格 中国的孩子独立性差,主要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殊不知其实是害了孩子。在美国, 父母不会给孩子包办一切, 孩子成年后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上学, 这就是美国父母爱孩子的方 式。有句话说得好“与其给孩子再多的鱼,不如教孩子捕鱼的本领” ,这就强调了孩子的独 立性。 而中国父母却将之抛之脑后, 尤其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 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这就使中国父母对孩子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有的孩子几岁了还在母亲 怀里睡觉,不让孩子做家务,替孩子包办一切,使孩子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不利于他们日 后的为人处世和自我能力的提高,严重的孩子养成了孤僻、自私、自闭的性格,甚至有的孩 子上大学后因无法自理而跳楼自杀,惨痛的教训应引起人们的反思,家庭教育该何去何从。 (三)不可对孩子抱有不实际的期望 有许多家长因自己的梦想未能实现, 后悔懊恼, 从而将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于孩子身 上,导致孩子有了厌烦逆反的心理。孩子也是有思想的个体,不是家长的木偶,家长不可一 味的否定孩子, 不可盲目的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 在孩子迷茫时给孩子正确的 指导,如引导并尊重孩子的爱好。切忌过分的追求名利,追求名次,影响孩子追求兴趣的热 情,反而适得其反,要是可行,则助,不可行,则止。从而将孩子的潜力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四)家长要常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校情况,配合老师,从而更好地进行学校教育 和家庭教育 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物质基础, 更要对孩子实施思想道德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教育, 这 就需要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多与老师沟通,有的放矢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再者也使老 师在众多学生中能了解自己的孩子, 因材施教的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 促进孩子良好的身 心发展。 (五)不可随便命令孩子,如要命令,一定要言出必行,否则就用商量的口气,给自己 和孩子都留有余地,也不会使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 小孩子都有逆反心理,家长不要多次命令孩子,感觉实有必要时,就令必行,利用种种 办法使孩子听从命令,如没有必要命令,就用商量的口吻,使孩子感受到平等,自尊心受到 保护,孩子自愿去做事情,有时家长和朋友之间也可以成为朋友关系,这样能促进孩子的健 康成长。既然父母创造了孩子,再没有比培养他健康成长更重要的。 (六)不可过分追求孩子的物质生活,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现在家庭生活条件普遍富裕起来了,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面子, 给孩子买名牌等昂贵 产品,这种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使无知的孩子从小形成攀比风,于国于己都不会 有利,违背了我国传统的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不利于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七) 为孩子设置专门的储物抽屉或储物柜, 方便孩子收藏自己的东西, 养成分门别类、 干净利落的好习惯 (八)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孩子从呱呱落地进入这个社会大环境开始, 就时刻接受着社会对他们所带来的影响, 而 这些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他们的人格, 而所谓的环境主要指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 会使孩子身心愉悦,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品性,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使孩子形成不良品 性,这其中父母也要注意要言行一致,要以身作则,孩子们具有极强的模仿性,父母要努力 做好孩子的榜样。 其实自古以来,就不乏家庭教育的范例,如孟子三迁,孟子父亲死后,孟母未改嫁,与 孟子住于墓地旁,孟子便学着跪拜、哭嚎的样子,孟子看到后,皱起眉头:不行。不能让我 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孟子又学起了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后孟母知道后,又皱皱眉: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孩子居住,于是又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 始喜欢读书,孟母才满意的点点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致使后来孟子成为大学 问家,社会环境固然重要,但也要有家庭教育的基础。 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充足, 逐渐的追求精神生活, 人们才开始普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 重要性, 既然有了这个意识, 父母就要从前人和有学问的人身上学习方法, 将之付诸于实际, 不要让孩子的心灵在幼小时就受到创伤, 否则后悔就晚了, 父母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引导 孩子,使孩子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热情、乐观、积极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