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血液中血小板计数是( )。

  正血液中血小板计数是(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要点解析:
☆☆☆考点7:白细胞的数量及分类;
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总数是(4.0~10)×109/L(4000~10000/μ1),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生理变异范围较大。当每微升超过10000个白细胞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微升少于4000个白细胞时,称为白细胞减少。机体有炎症时常出现白细胞增多。
白细胞可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三大类。在临床工作中,于显微镜下分别计数这三类白细胞的百分比,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成年人白细胞分类计数为:
中性粒细胞50%~70%;
嗜碱性粒细胞0~1%;
嗜酸性粒细胞0.5%~5%;
单核细胞2%~8%;
淋巴细胞20%~40%。

   ☆☆☆☆考点9:血小板生理;
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数量是(100-300)×109/L。当血小板数减少到50×109/L以下时,微小创伤或仅血压增高也能使皮肤和粘膜下出现淤点,甚至出现大块紫癜。血小板可融合于血管内皮细胞,对修复内皮细胞,保持内皮细胞完整性及正常通透性具有重要作用。当血小板太少时,这些功能就难以完成而产生出血倾向。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血小板在生止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止血过程中,血小板的功能活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创伤发生后,血小板迅速粘附于创伤处,并聚集成团,形成较松软的止血栓;第二阶段主要是促进血液凝固并形成的止血栓。
1.血小板与止血栓
在止血过程中,止血栓的形成要经过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反应。
正常情况下,血管壁的前列环素(PGI2,有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与血小板的血栓素A2(TXA2,有加强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因而血小板不会聚集成团。当血管损伤,血管内皮下胶原组织被时,一方面激活血小板和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损坏的血管组织凝血因子Ⅲ又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于是在此局部迅速形成凝血酶;另一方面血管损伤便局部血管壁PGI2减少。这样,流经损伤段血管的血小板即粘附于损伤处的胶原纤维上,随即血小板也发生变形、粘附、聚集和反应。并激活血小板细胞内的磷脂酶A2,合成TXA2,TXA2可使血小板内cAAMP减少而游离Ca2+增多,以致血小板脱粒内源性ADP,又使更多的血小板聚集,迅速形成松软的止血栓子而实现第一期止血。
2.血小板与凝血
血小板对于血液凝固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血小板表面的质膜结合有多种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因子Ⅴ、因子Ⅺ、因子ⅩⅢ等,这些因子的相继激活可加速凝血过程。当血小板聚集形成止血栓时,凝血过程已在此局部进行,血小板已大量磷脂表面,为因子Ⅹ和凝血酶原的激活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血小板聚集后,其α-颗粒中的各种血小板因子出来,如纤维蛋白原的,可增加纤维蛋白的形成,加固血凝块。此外,血凝块中留下的血小板还有伪足伸入纤维蛋白网中,血小板内的收缩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回缩,挤压出其中的血清而成为的止血栓,牢固地封住血管缺口,从而实现永久性止血。
 

延伸阅读:

标签:考点解析

上一篇:关于地尔硫 ,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下一篇:表现上消化道出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